安徽革命老區岳西縣位于皖西南邊陲,大別山腹地,這里經濟落后,交通閉塞。沒能走出大山的一代將希望放到了子女身上,經常對子女說道:好好學習,以后到大城市去。帶著父母的殷殷期盼,岳西縣毛尖山鄉板舍村的儲韓珍走出了大山,2011年她高分考取山東大學,成了一名法學專業的學生。村里走出一名高材生,這在當時引起不小轟動。一年前,儲韓珍的回歸又引起了波瀾,好不容易走出去的大學生回來了,搖身一變成了村官。
大學生成了小村官
親戚朋友都說我傻,我父母特別反對。幾乎沒有人看好和支持的她,拖著四年前出去求學帶的行李箱回到了岳西縣。為什么會選擇這條路呢?想為家鄉謀福利?想到社會基層做貢獻?面對一連串疑問,儲韓珍坦言都不是。
我需要磨練,更需要機遇,儲韓珍告訴筆者,成為一名村官不是因為社會的熱潮的號召,自私地說,是為了鍛煉自己。儲韓珍是從毛尖山走出的孩子,在她還是個中學生時,村里來了兩個大學生村官,他們干實事、求真知、做服務,為當地的百姓踏踏實實地做了一些事,大學生村官在她的心中留下了一個踐履者的形象,讓她印象深刻,以至于到現在還可以一口報出他們的名字。大四畢業,面臨就業選擇的她,走向了社會基層,成長離不開學習和鍛煉,剛畢業的大學生最需要向社會學習,在社會中鍛煉,村官無疑是一個接地氣的選擇。就這樣,儲韓珍走出了象牙塔,懷揣著期許和不安,她的村官之路啟程了。
小崗位上收獲大成長
儲韓珍自去年八月來到菖蒲鎮已近一年,從一個大學生到一個大學生村官,從一個愣頭青到團委副書記,磨練自己,我做到了儲韓珍笑著說。
一個初出茅廬的學生能做些什么?面對領導和村民的質疑,儲韓珍選擇了用事實說話。學校停辦,七個村小組的孩子沒有地方上課,她參與建立東沖小學教學點,組織向教學點捐贈書籍和體育器材;她擔任節節高竹筍合作社理事,參與建立春筍冬出示范園,前往浙江湖州邀請專業人員進行技術指導,提高當地春筍的經濟效益,為農民謀福利;她策劃文藝演出、拔河比賽等,促進文化建設規范化;她能夠妥善處理瑣碎繁雜的事物,為每一個來訪的村民答疑解惑剛從學校出來,什么都不懂,肯定是需要學習的。這一年,她向村干學習工作方法、在做事中提高業務能力,在交流中處理人際關系。這既是社會對她的影響,也是她向社會學習,鍛煉自己的過程。
平凡夢中感受大幸福
就業壓力日趨增大,讓越來越多的畢業生將眼光轉向鄉村。然而我們算什么人?身處各地山區的大學生村官們有著同樣的問題。如果是農民,我們沒有土地;如果是工人,我們不享受工人待遇;如果是政府工作人員,我們又沒有編制。當被問及擁有這樣一個尷尬的身份是什么樣的感受時,儲韓珍笑著說身份特殊,工作平凡,但我很幸福
儲韓珍的快樂源自于幫助別人帶來的點滴快樂的累積。就拿開證明來說,這件事我可能只需要花一分鐘,可是對于有需要的村民就是一件要緊事。對于她來說,事情不分大小,只要能夠幫助到別人,她就能從中獲得快樂。
在村官這個崗位一年的經歷雖然不長,但她的收獲和感受通過她爽朗的笑聲傳達著一個小人物充盈在平凡夢中的大幸福。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