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至7月27日,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民族學院社會實踐團在學院輔導員李立老師的帶領下,來到北碚蔡家崗鎮三溪口社區,積極開展了以歷史古韻采三溪毓秀,民族錦繡入千鄰淳風為主題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傳百科知識于千鄰,盼健康生活伴萬家
7月22日上午,歷史文化學院 民族學院社會實踐團來到三溪口社區進行生活小百科的宣傳。通過講解衛生健康安全小常識,為老人測量血壓,以及為社區家庭拍攝全家福等多種方式,社會實踐團的志愿者們與居民們融洽相處,切實有效的將百科知識傳播到家家戶戶,與此同時,志愿者們還向居民們現場講解西南大學招生政策等內容,將西大精神進一步傳播開來。
愛國教育憶苦思甜,趣味運動齊心攜手
從7月22日開始,社會實踐服務團舉行了暑期市民學校,向小朋友們傳播安全知識,輔導他們完成假期作業,觀看與安全、愛國有關的紀錄片,教小朋友們做手工,繪畫,與他們做游戲,豐富他們的假期生活。同時在晚上也開展憶抗戰,惜和平晚間故事會,追憶抗戰年代,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促進社區青少年良好發展,同時加強社區精神文化建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市民學校課堂上的熱切討論,晚間故事會上的辛酸故事,將孩子們的思緒帶先輩們艱苦奮斗的日子,提醒他們不忘優良傳統,努力學習回報祖國。
7月25日上午,社會實踐團組織了一場社區趣味運動會。小朋友在志愿者們的指導下進行了兩人三足踩氣球,暈頭轉向越障礙,你來比劃我來猜,團團相抱秀恩愛的比拼,并對優勝者頒發獎品。趣味運動會的舉行,為提高孩子們的各方面素質,有很大的積極意義。
攜環保下鄉護渝地,清三溪如許成美景
7月23日與7月24日上午,社會實踐服務團開展了攜環保下鄉,清三溪如許的專題活動。志愿者在社區范圍內進行宣傳,帶領著小朋友們打掃社區,并與小朋友們制作張貼環保宣傳標語。一方面達到服務社區居民、改善社區居民生活環境的目的,真正做到了衛生下鄉,另一方面又促進了服務團隊員全面發展。
佳肴美宴送溫暖,歡送晚會鬧翻天
7月26日上午,社會實踐服務團特意舉辦了別開生面的壩壩宴,希望能夠通過親手制作的美食為社區孤寡老人送去溫暖與關懷。采購食材,洗菜,切菜,做菜,布置場地,社會實踐團分工明確,有序進行。當一道道美食出鍋之后,志愿者們陪同老人一起來到壩壩宴現場,圍坐老人周圍,陪老人一起聊天、話家常,共進美食,盡訴溫情。這一活動也吸引了重慶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報刊的關注,重慶電視臺對此次活動進行了全程錄制,并在《重慶新聞聯播》上進行了報道。
7月27日是三下鄉的最后一天,活動也進入了收尾工作。上午,社會實踐團成員們在社區市民活動廣場制作與張貼海報,開展活動成果展,回顧此次三下鄉的各種活動與有益成果。傍晚6點30,志愿者們為社區居民們獻上了一場精彩的晚會。典雅優美的現代舞,重慶本地特色的川話相聲,深情浪漫的情歌對唱,韻味十足的傳統舞蹈,還有極具我院特色的民族服飾T臺秀,博得了在場觀眾的陣陣掌聲與歡呼聲。還有小朋友們上臺助陣,展示才藝,參與游戲,他們的精彩表現也贏得了大家的稱贊。晚會的最后,是志愿者們和小朋友們共同演唱《愛因為在心中》,一字一句都飽含深情,一拍一律均流露真心。六天的相處,讓愛日益發酵,每日的互動,使情更加深沉。
至此,該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完滿結束。社會實踐團順利完成了送科技、文化、衛生下鄉的任務,為三溪口社區注入了新活力,也進一步促進學生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和社會和諧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