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攸縣石羊塘鎮是一個勞務輸出量較大的鄉鎮,全鎮人口3.6萬,每年外出務工人員達9000余人,其收入占該鎮總收入的60%左右。針對這一鄉情,7月20號,湖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三下鄉株洲團隊在石羊塘鎮譚家垅村開展了問卷調查,研究外出務工人員增長對于當地留守兒童成長的影響。
經過一天的調查問卷和分析,結果顯示:譚家垅村高橋組留守兒童的人數約占兒童總數的85%,其中有77%的留守兒童是跟著(外)祖父母生活,52%的留守兒童的父母要隔一年甚至一年以上才能回家看望他們。對于父母外出務工對自己成長的影響,有44%的留守兒童覺得自己的性格因父母外出而改變,有的更加內向、孤僻、缺乏自信心。在對自我評價調查時,約72%的孩子認為自己平時做得很一般,甚至不如其他孩子優秀,13%的孩子認為自己無論做什么都做不好。
針對這一調查結果,志愿者團隊決定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加素質類課程為主線,改善教學環節,所以特為假期班的孩子開設了活動教學課,以此來盡最大努力使孩子們在性格上得到開放,在學習上達到勞逸結合的效果。
因為假期班的學生層次不齊,所以志愿者們以年級分類來開展活動教課。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幼兒班在志愿者孫杰的組織下圍坐成一圈,拍手學唱《蘭花草》,聲音清脆中帶著稚嫩。小學班的學生在志愿者的帶領下玩起了考研默契的游戲心有靈犀,組合的較量加上搞怪的肢體語言使得整個教室的氛圍頓時活躍了起來,不僅如此,學生們還在一邊玩的過程中學到了一些新的成語,寓教于樂、學樂兼顧。而初中班的活動又不一樣,他們來到了戶外進行乒乓球比賽,志愿者將孩子們分成小組,輪流對戰,而為了讓每個孩子都能參與其中,志愿者們也精心設置了賽制,針對輸的隊伍,學生要背古詩或朗誦以此來做懲罰。這樣的活動下來,學生們連日來的學習壓力也都飄散而去。
暑假支教,不僅是一種實踐經驗的積累,而更多的是為了去幫助一些有需要的孩子,就像是夏老師一樣,在有需要的地方灑點愛心之水,以此來培育出更多、更好、更健康的文化種子。志愿者葉佳蓉說道。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