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號上午,湖南師范大學工設院13級黨支部調研組去到古丈縣石板街農家女畫莊民間藝術家王良玉女士,王良玉女士是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湘西自治州美術家協會會員、湘西自治州民族工藝美術協會會員、湘西自治州苗繡傳承人、民間工藝美術師、素繡創始人。
在說明調研組的來意后,王良玉女士十分熱情的拿出了她家傳的苗繡作品,向我們解說手工苗繡的工藝。在她的解說下,小組了解到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湘西苗繡挑花,挑花(又名數紗)。是湘西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源于湘西苗族人服飾、床上用品、頭帕、圍兜、鞋帽上的繡花,色調以白底青花為主,也有色調對比的和彩色絲線繡的花紋,一般以花鳥為題材,數花(數紗)的圖案大多數講究對稱,它和挑花一樣,花紋寓意吉祥。為了讓苗繡有更好的發展,將苗繡和風俗畫結合起來,王良玉女士還自創的一種新的繡法素繡
素繡在原有苗繡的基礎上擴大了范圍,雖然原有的苗繡挑花中也有線描的地方,如:蝴蝶的觸角與腳爪,花朵里的花心等都是用線描的技法來完成的。但它的整個畫面是以挑繡的線面為主的。素繡主要以線描來充分地表達農村生產生活中的場景,這是苗繡中的數花(數紗)與挑花技術都不能及的地方。
在交談中,王良玉女士也向調研組表達了她對苗繡現狀的擔憂,許多苗繡工藝面臨失傳。近年來,王良玉根植于苗族傳統工藝的沃土,廣乏吸取傳統工藝精華繡,將許多瀕臨失傳的刺繡工藝很好地傳承并有創新,將民間彩繪同傳統刺繡相結合,把湘西苗族服飾,頭巾上的傳統花紋作為題材表現,而又脫離傳統的意義,用于作室內裝飾畫,在工藝美術創新上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同時也為保護,挖掘,整理傳統文化遺產提供了一條全新的思路。
王良玉女士希望通過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能夠讓世界感受到苗繡的魅力,讓苗繡擁有一定的經濟市場。這樣能讓許多迫于經濟壓力外出務工的苗族年輕一輩能回到家鄉,繼承老祖宗留下的傳統工藝,并能用此發家致富,同時能解決如今苗寨中幾乎都是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的嚴峻形勢,讓留守兒童不再留守,孤寡老人能在子孫陪伴下有個幸福晚年。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