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四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促進各民族大融合、大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了解中華傳統文化與藏族文化的融合與發展,長安大學汽車學院絲路尋夢暑期社會實踐隊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藏族傳統文化調研之旅。
2015年7月22日晚,實踐隊邀請到青海省社會科學院助理研究員甘曉瑩老師向隊員們進行了調研路線的建議和調研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并對藏族傳統文化向各位隊員進行了交流。
甘老師對調研活動進行指導
2015年7月23日上午8:00,實踐隊一行12人在鄭文捷老師的帶領下正式前往青海省各藏族自治州進行調研活動,于7月23日上午10:00,抵達海南藏族自治州。他們首先進行飲食、經濟文化的調研工作。糌粑和酥油茶是藏族人最普遍的飲食,多以肉食為主,青海屬高海拔地區,蔬菜和水果生產量極少,大多靠外部供給,羊和牛是藏族人民最重要的經濟財產,也是他們最重要的飲食組成部分。包括奶制品的基本原也是來自于牛和羊。因為需求量大,藏族人每月有八天時間不殺生、不吃肉,其主要目的是保護食物鏈正常運轉,維持生態平衡。他們對大自然自身規律的尊崇讓隊員們深刻感受到藏族人民對大自然的敬畏與感恩。
調研隊在藏民家做客
7月23日下午,實踐隊抵達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對服飾、婚姻、喪葬等文化進行了調研工作。在走訪的多名藏族居民中,一位在讀高中的藏族小伙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靦腆的笑容讓隊員們感受到了來自藏族人民最純真的善意。雖然由于語言問題,我們之間的交流頗為吃力,但這絲毫不影響隊員對藏族文化的好奇心。從藏族小伙口中,他們了解到,藏民對國家制定的民族保護政策表示支持,他們相信國家政策是為了更好的保護民族文化,也是為了民族間更好的融合與發展,他們認為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直接能夠影響到大家對民族發展的認識。對此,實踐隊與其進行了深入的溝通,他也表示希望通過他們這一代的努力來促進民族的大融合大發展。
調研隊在向藏族小伙提問
2015年7月24日上午,實踐隊抵達海北藏族自治州,對傳統風俗及民族信仰進行調研活動。在調研過程中,實踐隊員遇到一位果洛藏族青年,他是一位在蘭州學習唐卡繪畫的大學生,通過跟他的溝通實踐團了解到,今年是青海藏族12年一次的環湖年,他們會在這一年繞湖環行,或徒步、或坐車。而環湖的意義是為眾生祈福,祈求大自然依然給予他們饋贈。在環湖隊伍中,他們到不少年邁的藏族老人,環湖一周是360公里,她們的堅持無非是因為心中堅定的信仰。而通過對節日的調研,他們發現漢族的一些傳統節日,比如中秋節、端午節藏族人民也都是一起慶祝的,而藏族的藏歷新年是他們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和大多數人的新年一樣。
調研隊了解環湖儀式
2015年7月24日下午,實踐隊坐車返回西寧,穿越三州調研活動圓滿完成。通過此次調研實踐團發現,民族認同感應該基于對各民族的充分認識。在這幾天跟藏民的接觸中發現,藏民對生命的熱愛,對天空的崇拜,對大自然的感恩都讓人心靈震撼!也在跟藏民的交流中發現,藏民非常希望更多的人能夠接觸到他們的文化,也很希望各民族間互相尊重。對于國家的民族政策,他們是抱有感恩之心的,他們相信在國家政策的保護下,民族的傳統和歷史會更好的加以保存。民族認同感其實就是在這方方面面體現并融合發展的,促進民族大融合大發展不只是個別人的愿望,也是各族人民共同的愿望。
兩天的調研行程中,調研隊遇到了很多困難,在少數民族地區,調研障礙無法想象。語言不通、交通不便、氣候不適應、高原反應都時時刻刻考驗著實踐隊的每位成員。但是,調研隊12位隊員齊心協力,無人退縮。他們致力于在此次調研中更多的深入其里,了解更多的資料,為國家民族大融合大發展貢獻出當代大學生的一份力量。
據了解,后期社會實踐隊會深入海南藏族自治州進行一手資料收集,會在調研材料整理完成后與青海省社會科學院藏學研究所的老師們進行座談。從理論的角度更加深入地探討中華傳統文化與藏族文化間的融合發展。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