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產階級嗜吃龍蝦,過去依靠澳洲供應,但近年西澳洲減產龍蝦,中國轉向北美洲輸入龍蝦,加拿大龍蝦已成為中國食客的佳肴。
過去7個月,每個周日,大約6萬蘋北美活龍蝦用濕報紙包好,放在泡沫塑料冷箱,搭乘大韓航空有限公司貨機,千里迢迢,經歷18小時飛行,運往亞洲。
中國對北美龍蝦的需求急升,飛行7,500里(12,000公里),從斯高沙省哈利法克斯,途經南韓,飛抵上海。
這種運輸龍蝦業務,已成為今年每周例行運送業務。
在中國,在北美洲水域捕捉的龍蝦,至少只有競爭對手價格的三分之一,加拿大與北美洲出口龍蝦業務自然攀升。
加、美兩國是全球最大龍蝦出口國,美國的價格創下歷來最高。
中國沒有龍蝦捕撈業,主要依賴澳洲進口,滿足中產階層的需求。但西澳洲龍蝦捕撈業開始萎縮,2012年,緬因灣產量大,當年美國龍蝦價格驟跌,中國人看準商機,轉向美國入口龍蝦,北美洲龍蝦更具吸引力。
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去年美國向中國出口的龍蝦增加到8,560公噸(1,890萬磅),比2009年多22倍。2015年,龍蝦的出口運輸上升12%。
加拿大龍蝦尾肉與大爪特別鮮美。澳洲南部巖石龍蝦沒有爪子,價格在每磅20至33美元價格較高。所以,不難看出北美洲龍蝦為何受中國市場歡迎。
亞洲對龍蝦需求日大,為美國龍蝦生產商帶來新的出口市場。美國龍蝦捕撈量在2013年的10年間躍升66%,增至68,000噸,價格回落。
亞洲買家想在市場上和餐廳出售活龍蝦,就要做好運輸工作。專家說,龍蝦從水池中拿出來後,必須在48小時內抵達目的地。
彭博新聞社網站8月4日文章 過去7個月,每周日都會有大約6萬只活的北美龍蝦經過18個小時的飛行到達亞洲。
今年以來,由于中國的需求大增,從加拿大哈利法克斯飛往上海的航班已經成為每周例行航班。
美國農業部數據表明,去年,美國對中國的龍蝦出口量比2009年增長21倍,達到8560噸。
2015年的出口量又增長12%。原因很簡單。中國進口商可以在網站以每磅6至10美元的價格購買到加拿大活龍蝦,而澳大利亞龍蝦的價格則為每磅20至33美元。
來自亞洲不斷增長的需求為美國龍蝦商提供了新的出路。然而,并非所有人都為出口增長感到高興。
今年寒冷的冬季使得加拿大和美國捕撈收緊。加拿大龍蝦鉗肉價格同比上漲32%,達到每磅22.75美元的歷史高點。
目前,尚無跡象表明,中國的需求正在放緩。高級食品和零售業分析師阿布·辛哈說,到2030年,中國的中產階層人數將從去年的1.5億增長至10億。收入的增加將推高包括龍蝦在內的所有高價值食品的需求。
辛哈說,在中國,吃龍蝦被視作身份的象征,而且龍蝦的紅色被視為幸運色。緬因大學海洋科學教授理查德·沃爾說:“烹好的龍蝦會有這個效果。”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