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豐碩在領獎現場
剛剛結束的第二十屆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總決賽上,杭州學軍小學四年級的葉豐碩拿了小學中年級組的金牌(全國僅十塊),這也是杭州近幾年來拿的唯一一塊金牌。
關注奧數的學爸學媽們知道,華杯賽總決賽含金量極高,來的可都是各省一流的數學高手。在這么多高手中脫穎而出,葉豐碩是怎么做到的?父母又是如何培養他的數學能力的?來看看小葉爸媽和指導老師杭州“算學宮”余逸舟老師的看法。
一歲半就顯現數學天賦
昨天,穿一件深藍色翻領T恤的小葉,輕快地跑進“算學宮”的一間小教室,眼睛里滿是調皮的笑容。不管聊什么話題,他很容易就將之與數學掛上鉤,嘴里冒出一個又一個數學模型或者算式,和邊上的余逸舟老師歡樂地交流著。
小葉的數學厲害,碩媽的總結是:興趣最重要!
小葉很小就顯露了數學天賦。一歲半時,碩媽帶著他打車,要下車時,給了司機50塊錢,小葉在一邊喊起來:“媽媽,要找回26塊!”碩媽被嚇了一跳,從來沒教過他數學,居然自己學會了兩位數減法!
從幼兒園到小學,小葉并沒有去專門的數學培訓班。“他自己感興趣,很多時候自己摸索鉆研,有問題就會來問我們。”碩媽和碩爸都是理工科生,足夠充當兒子的“數學百科全書”。
碩媽說,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小葉會全神貫注地學,吸收得很快。有時候,他看到前桌衣服上的五角星,會算起五角星的每個角是多少度;學校的足球賽,別的孩子去加油,他則密切關注球踢出去后落下的角度,默默心算球能踢多遠……
第一堂鋼琴課他要求老師“拆”鋼琴
從小,小葉就是個“好奇寶寶”,總是有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問題。碩媽說,只要孩子問,她和丈夫都會不厭其煩盡自己最大限度來解答。
比如,小葉問過爸媽一個經典問題“我是從哪里來的”。“我們把所有知道的都告訴他了,所有過程和所有的名詞。”
再比如,有一些比較深奧的問題,諸如浮力、相對論、作用力反作用力等,只要小葉問了,父母就會解釋,并且結合身邊的現象舉例說明,而對于“孩子能接受多少”則不強求。這種方式,讓小葉的學習一直在主動提問和豐富的答案中進行。
在很多人看來,小葉的學習方式還有點“無厘頭”。小時候,小葉學鋼琴,第一堂課,他要求老師把鋼琴“拆開來”,看看鋼琴是怎么動的,怎么發聲的。鋼琴老師很配合,把琴拆了演示給他看。
他把中國數學經典《九章算術》的題都“吃透”了
碩媽坦言,可能在很多人眼里,小葉有很多缺點,調皮,吃飯不那么守規矩,并不是傳統意義的乖巧好學生。但碩媽接受他的特別、他的天賦和缺點,“不給他限制,讓他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長,他有需要,我們就盡可能提供幫助。”
小葉對數學很有興趣,碩媽碩爸就想盡辦法滿足。小時候,小葉要求爸媽給他上數學課,聽到要上數學課就很興奮,看到數學難題就歡欣雀躍。碩媽和碩爸就輪流上陣,備課、找資料、講課。
后來,小葉的水平越來越好,“不知道看哪些參考書”。經人推薦,今年一月份,他們找到了算學宮的“阿牛老師”余逸舟。余老師根據小葉的特點,按模塊的學習方式,推薦他學習材料并給予解答,至于什么時候學習則都由他自己安排。
余老師推薦了中國的數學經典《九章算術》。《九章算術》采用的是問題集的方式,收有246個和生產、生活實踐有聯系的數學應用問題。碩媽去書店買了一本“現貨”,是“天書”般的古文版本。但小葉非常感興趣,每天晚飯后就要求“上菜”——來幾題做做。“他覺得很好玩,經常要求多上幾個‘菜’!”花了兩周時間,他把《九章算術》的題全都“吃”完了,還發現了一個印刷錯誤。
雖然數學水平遠遠超過了同班同學,但小葉從不會因為自己懂得多而不認真聽講,數學課上仍積極發言,有他在的課堂總會非常活躍。“我們很幸運,老師對他很寬容。”碩媽由衷地說。
在學數學上,小葉始終抱有一種懷疑態度、探究精神,不會盲目去相信。上學期期末考試,數學的最后一題星級題,他的答案和參考答案、年級其他孩子的答案都不一樣。數學老師很仔細地看了他的解答,并請教了校長,老師們發現,小葉的答案很全面地考慮了各方面的情況,最終給了他滿分。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