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聯合共青團中央、全國少工委印發《關于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意見》要求,義務教育階段3到9年級切實開設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勞動與技術教育課,高中階段要開好通用技術課,要明確并保證課時。此外,還可結合實際在地方和校本課程中加強勞動教育,開設家政、烹飪、手工、園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相關課程,其他學科也要有機融入勞動教育。積極組織開展校內勞動,普及校園種植或養殖,進行手工制作、電器維修等實踐活動。
為此,中國教育在線與北京市教委取得聯系。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市一直以來高度重視中小學勞動教育,并在中小學學科教學及義務教育課程設置中融入推進中小學勞動教育。北京市教委2015年7月1日印發并于7月31日正式施行的《北京市實施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的課程計劃(修訂)》中第十二條明確提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國家和北京市規定的必修課,包括學科實踐活動、信息技術、勞技、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等。旨在使學生通過親身實踐,綜合培養人文、科學素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要讓學生有適當的勞動體驗,通過出出力、流流汗,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這與《教育部 共青團中央 全國少工委關于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精神相一致。
此外,該負責人還表示,在今后北京市還將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推動建立課程完善、資源豐富、模式多樣、機制健全的勞動教育體系, 在原有勞動實踐活動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動手實操的內容安排,培養中小學生勤奮學習、自覺勞動、勇于創造的精神,為他們終身發展和人生幸福服務。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