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福州大學外國語學院古田魂革命情暑期實踐隊一同走進龍巖市上杭縣古田鎮蘇家坡,參觀樹槐堂、鴻玉堂、主席洞之后,拜訪了98歲高齡的革命老人雷耀庚。
革命老人雷耀庚講故事
雷爺爺回憶時說,1929年10月隨同特委機關來到蘇家坡村的毛主席攜妻子賀子珍就住在樹槐堂后廳左側的小閣樓。當時,身患瘧疾的毛主席一邊養病,一邊代表紅四軍前委指導閩西特委工作,在這里生活工作了40多天。毛主席化名楊先生,工作之余,經常深入農村進行調查研究,關心群眾生活,他了解到當地并沒有小學,文化上并未翻身,與鄧子恢商量并在樹槐堂后廳創辦了一所平民小學。雷爺爺說:當時村里有四十多戶人家的孩子都沒有上過學,楊先生了解到這一情況后,親自為平民小學編寫教材,拿出自己的交通費作為辦學資金,還聘請了一位特委機關干部做教師。而那時的雷爺爺剛好12歲,在平民小學就讀。
不僅創立平民小學,毛主席更在此創立中共閩西特委干部培訓班鴻玉堂,相當于現在的黨校,雷爺爺又說道,楊先生還經常在樹槐堂左側半山腰上的一天然巖洞圳背巖洞讀書,思考。現在當地人把它叫做主席洞。該洞當時地勢兇險,上有石頭遮蔽,下有湍急河流。當時國民黨軍隊曾在此圍剿時,意圖通過燃燒干草熏死洞中紅軍,不料,風向突變,最終,反而燒死了國民黨人。
福州大學外國語學院古田魂革命情實踐隊聽革命老人雷耀庚講故事
福州大學外國語學院古田魂革命情實踐隊與革命老人雷耀庚合影
九旬老人親自送還實踐隊落下的書
福州大學外國語學院古田魂革命情暑期實踐隊采訪結束后,與革命老人雷耀庚合影后離開。一名隊員不小心落下了筆記本,一路上都沒有發現。在等車期間,雷爺爺急忙跑了出來,要親自把筆記本交到隊員手里,并囑咐道:做事要小心仔細,不能丟三落四。我們紅軍能夠取得最后的勝利,謹小慎微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你們大學生就要養成細心的好習慣。”
98歲的雷爺爺用自己的革命歲月為我們描述了老一輩革命者心中的革命情,他們對和平的渴望促使他們肩負起革命探索的使命,團結協作,敢于探索,勇開先河,為我們國家民族的崛起帶來希望。這些都如雷爺爺激勵志愿者們的一樣,作為新一代大學生要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心系祖國,積極進取,勇于創新,爭取做中國夢的實踐者。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