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遺訪舟,習后場技藝,探木偶工藝。7月20日,浙江海洋學院東海科學技術學院弘揚活文化,共筑新區夢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調研團赴定海區雙橋街道開展關于舟山布袋木偶戲系列實踐活動。
早晨,調研團抵達雙橋街道浬溪社區。教室中,古稀老人激情演奏月胡、小鑼、鬧缽、三弦等,似千軍萬馬過境。老人們大多是退休后跟隨侯家班學藝,見大學生們對后場樂器頗為喜愛,便悉心指導教學。教學完畢,舟山布袋木偶戲第五代傳承人侯雅飛與其侄女侯夏玲分別進行布袋木偶戲表演。豐富的人物肢體動作、華麗的唱腔,掀起現場高潮。
午休過后,調研團來到紫微社區文化禮堂。經前期的聯系與準備,調研團與兩名定海小先鋒向木偶工藝制作人鄭高升師傅學習木偶上色與服飾制作。在給木偶上色的過程中,鄭師傅時不時進行指導糾正,兩位小先鋒也是神態氣韻俱佳,其成品較之模板多了一分精氣神。調研團與小先鋒其樂融融,頗具收獲,也使調研團成員體會到了木偶工藝的精致、巧妙。
歡樂的時光總是容易流逝。學習結束后,調研團緊隨鄭師傅至其家中討教木偶頭的雕刻工藝。木偶頭取材于樟木,雕刻技藝直接決定木偶頭最終成型效果。成員們對此十分感興趣,看著一堆大小不一的雕刻工具躍躍欲試。在鄭師傅耐心地教導下,調研團成員歷時一個多小時雕刻出木偶頭初具模型。大學生的認真態度、動手能力、領悟能力得到了鄭師傅的肯定。鄭師傅表示有人能夠對木偶工藝感興趣他非常高興,他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主動向他討教這方面技術。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