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情況將成升學重要參考
根據教育部網站3日公布的一項文件,我國擬建立學生勞動評價制度,評價內容包括參加勞動次數、勞動態度、實際操作、勞動成果等方面,具體勞動情況和相關事實材料記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并作為升學、評優的重要參考。
根據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少工委三部委聯合發出的關于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我國擬用3至5年時間,統籌資源,構建模式,推動建立課程完善、資源豐富、模式多樣、機制健全的勞動教育體系,形成普遍重視勞動教育的氛圍。
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負責人指出,近年來,中小學生勞動教育受到較大程度的削弱,現狀不容樂觀。從學校來講,勞動與技術課程經常被占用,師資、場地、經費缺乏,勞動教育無計劃、無考核。從家庭來講,體力勞動和生產勞動在家庭教育中被忽視。因此,意見旨在通過勞動教育,提高廣大中小學生的勞動素養,促進他們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積極的勞動態度。
在具體實施中,意見提出要切實抓好相關課程、校內勞動、校外勞動、家務勞動等關鍵環節。如:義務教育階段三到九年級切實開設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勞動與技術教育課,高中階段要開好通用技術課,要明確并保證課時;每個學段都要安排一定時間的農業生產、工業體驗、商業和服務業實習等勞動實踐。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