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性高考加分已減至5項,地方性高考加分項2018年將減少63%
取消加分不等于取消鼓勵特長
為了進一步促進教育公平,《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了明確要求。2014年底,教育部、國家民委、公安部、體育總局、中國科協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減少和規范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的意見》。目前,各省的全國性加分項目已由11項減少至5項以內,到2018年,地方性高考加分項將由2014年的95項減少到35項,減幅為63%。
據介紹,2015年,北京市具有高考加分資格的考生減少了近3000人,陜西省具有高考加分資格的考生僅有23人。去年出過加分腐敗案的遼寧,則從2015年起取消體育特長生加分項目。
取消了不合理的加分,很多家長拍手稱快。
但是,也有不少學生、家長提出疑慮:取消了鼓勵特長發展的高考加分,是不是就意味著不鼓勵學生個性化發展呢?
“減少和規范高考加分,并不意味著鼓勵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的教育目標有所改變。相反,我們將通過綜合素質評價系統的建設,更完整更全面地反映學生在高中階段各方面的成長情況。”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陸靖指出,高校通過綜合素質評價系統,同樣可以發現學生的特長,而且能更全面更準確地了解學生、更科學地選拔人才。
就拿全面取消體育特長生加分的遼寧來說,雖然取消了“體育特長生加分項目”,但真正有體育專長的學生的利益并未受到影響。“這些學生可以有很多選擇,既可以報考高水平運動隊,還可以報考運動訓練或體育教育專業等。”遼寧省招考辦副主任張偉兵認為,盡量減少加分項目和降低加分分值,通過科學合理的方式體現學生的體育、藝術、學科特長、突出事跡等,不僅有利于糾正少數人片面追求高考加分的傾向,更有利于鼓勵培養學生興趣特長、引導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