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安徽師大的中文人,他們是文學院新苑通訊社的校媒人,他們是大別山腹地岳西縣菖蒲鎮的一群志愿者。從弘揚經典到國學教育,從創新閱讀到創意寫作,四年的堅守,他們在菖蒲這片土地留下一串串愛的足跡。這個暑假,他們背起創意寫作的行囊,帶著新意與心意,奔著師范生上講臺,校媒人出校園的主題,耕耘在文字的田野上,他們的旅途已經啟程,精彩的故事正在發生。
經典新演繹,用文字積淀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弟子規,圣人訓。孩子們拿著國文教材,端坐桌前,神情專注,跟著志愿者齊聲誦讀古詩。唐詩、宋詞、《詩經》、《弟子規》、《論語》華夏的文化結晶濃縮在一個個方塊字里,流轉千年。楚大夫的哀嘆,孔夫子的諄諄教誨,詩仙的對酒當歌,跨越時間的長河,聲聲入耳的是眼前這群孩子們整齊的朗讀聲。兩個月前,志愿者們便著手準備國文教材的編寫,精心構思、細致分工、合理選材、巧妙設計、反復修改,孩子們手中的國文書凝聚著志愿者們點點滴滴的付出。
國文經典教學既讓孩子們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美,也讓他們從中積累寫作素材。志愿者褚磊這樣說到。寫作是一個從發現美到記錄美的過程,發現美的過程也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孩子們們在厚重的傳統文化底蘊中汲取寫作新能量。
寫作新教學,用語言記錄美
如何導入才能激發興趣?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要如何詳略得當?板書如何設計?尚且是學生的志愿者們第一次要以老師的身份走上講臺。為了給講臺下求知若渴的孩子帶去知識的寶藏,為了不辜負手里的粉筆,為了對得起短短四十分鐘,志愿者們認真細致地進行課前準備,查資料、析教材、破疑難,教案上密密麻麻的標注滿含真誠,承載著志愿者們一絲不茍的嚴謹和扎實的專業基本功。
敘事的條理、寫景的技巧、狀物的方法、書信的格式、說明文的嚴謹三尺講臺上,志愿者們的教學過程詳略得當、層次清晰,他們耐心地帶讀范文、組織問答、書寫板書、開展互動。課后的教學互評里,小老師們交流經驗,進行教學反思和總結,查缺補漏,協作提升,為接下來的教學做足功課。為了給孩子們一雙記錄美的雙手,志愿者們一絲不茍,在實踐中化專業知識為槳,做孩子們從發現美到記錄美的擺渡人。
采編新起航,用行動傳遞美
走出大山又回到大山的大學生村官、堅守基層宣傳工作二十年的鄉村記者、做公益有癮的愛心協會會長鄉村教師醫生、手工藝者、留守者,不同的群體、不同的人有不一樣的生命體驗,志愿者走近他們,將他們的故事記錄下來。發現、采訪、寫稿,這個過程有困難和艱辛。他們曾因找不到切入點而傷神,因被拒之門外而失落,但他們遇橫逆卻勇往直前,用手中的筆傳遞生活的美與感動。這一個個采訪對象讓作為校園記者的志愿者們從象牙塔走上了社會舞臺。他們用敏銳的視角和洞察力體味生活百相,他們且思且行,不斷成長,用行動傳遞愛責任奉獻的青春正能量。
這個夏天,安徽師大赴菖蒲實踐團隊的志愿者們耕耘在文字的田野上,一路用文字發現美、感悟美、記錄美、傳遞美,用汗水澆灌出最美的菖蒲花。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