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之后,七年時間,巡護人員的執著奉獻加上大自然強大的自我恢復能力,臥龍自然保護區野生動植物在重新成長。
在鄉政府的組織下,我們每年都會上山,通過對大熊貓糞便、腳印以及一些其他痕跡的調查來確定現存大熊貓的數量,目前在中河區域野生大熊貓大概有三十到四十只。在前往社會實踐調研區域的車上,當地向導鄭大哥仔細的回答了來自西南石油大學感恩自然暑期社會實踐隊成員關于即將前往的調研區域大熊貓現狀的問題。
7月10日,西南石油大學感恩自然暑期社會實踐隊來到四川省汶川縣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河區域,調研當地自然保護區內野生動植物生存現狀,感受地震七年后大自然的恢復能力。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野生動植物自然分布的交匯點,憑熊貓王國、寶貴的生物基金庫、天然動植物園等美譽聞名中外。首先了解了保護區內的幾種主要植被,國家一級植物珙桐、水杉以及二級保護植物水青樹、四川紅杉的生存狀況,完成自然筆記。
之后,實踐隊來到自然保護區蒿子坪保護站,巡護員張亮向我們講述了保護區工作人員們進山巡邏以及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故事,帶實踐隊參觀了位于保護站內的紅外遙感監控系統,詳細了解了野生動物的保護及救助流程。在保護區工作人員的努力下,保護區內大熊貓數量已經恢復到地震前的數量,對巡護員在深山中二十年如一日的執著奉獻精神無比欽佩。
最后,實踐隊進行了關于保護區內昆蟲及野生動物生存現狀的調研,并進行自然保護區的宣傳,讓更多人參與到自然的保護中來。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