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季接近尾聲,卻還有不少同學穿梭于各大招聘會上找工作。找不到工作怎么辦?工作不理想怎么辦?“就業焦慮癥”成為未就業同學的普遍狀況。
近日,記者從沈陽多家心理咨詢機構了解到,恰逢2015年畢業季,那些對工作不滿意或仍未找到工作的往屆畢業生,其“就業焦慮”更加嚴重。
焦慮不安,不愿意參加集體活動,應聘時下意識地回避考官的眼神。既不甘于在現有崗位工作,又不敢去心儀的單位應聘。
小明(化名)2014年畢業于大連一所985院校,曾去寶馬、東芝面試,卻都因“能力不錯,但表達能力太差”被拒絕了。性格內向的小明更加焦慮,同學們都簽約國企或外企,他卻默默地進入一家私企做銷售工作。
心理醫生分析,小明患上的是社交恐懼癥。他來自農村,尤其渴望光宗耀祖,如今的工作讓他心理失衡;應聘時受到兩次打擊,產生了強烈的自卑心理;不認可眼下工作,覺得是在“委曲求全”,又不敢挑戰好工作,矛盾、糾結。
■支招
要想擺脫就業焦慮清晰定位是關鍵
沈陽市精神衛生中心心理專家劉長輝介紹,每年的11月、12月是應屆畢業生就業焦慮集中爆發期,而畢業季勾出的卻是不少往屆畢業生的“傷心事”。
劉長輝表示,想擺脫就業焦慮的糾纏,最關鍵的就是有清晰的定位,“畢業生要清晰定位自身能力、喜好、人際關系模式,搞清楚什么工作適合我,我能干什么。如果很茫然,可以通過做職業測試和心理測試,對職業生涯有初步規劃。”
第二,現在的社會更講究合作,不能總“以自我為中心”。第三,找工作也是終身大事,要對工作有合理預期,學會在等待中尋找時機,不自卑,亦不自負。第四,尊重考官,收斂“個性”,誠實、尊重,人格魅力自然會提升。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