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凌晨05:36由漢口開往蘇州的火車緩緩開動,由14名華中農業大學志愿者組成的綠道科普志愿隊踏上了暑期社會實踐的征程。
自中共中央發出第一個一號文件并首次高層次、高視角的提出農民、農業、農村的三農問題后,熱愛三農即成為華中農業大學師生的神圣情感,并勇敢擔負起關注和服務三農的社會責任。為響應全國科技周的號召,華中農業大學自五月就開始圍繞農業、科學的主題展開暑期社會實踐的相關工作籌備。
因土壤膏沃,歲無水旱之災得名的江蘇常熟,地處長江三角洲,農業生產發達,以種植水稻,小麥和油菜為主,其水稻種植面積廣闊,并在常熟市農業科學研究中心設立了中國水稻研究所常熟試驗基地,江蘇省雜交晚粳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多個實驗基地。因此綠道科普志愿隊將本次的科普宣傳地點定在了江蘇常熟。
發展現代農業是促進糧食生產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的必然要求,而轉基因技術自誕生以來,爭論就從未間斷,所以此次活動結合自身專業知識,將以宣傳和普及現代農業轉基因生物技術和安全管理知識為主要目的,旨在使大家能科學理性的對待轉基因技術產品,糾正民眾對轉基因的誤讀,提高民眾的認知水平,宣傳和推廣現代農業科普知識。
隨著七月的烈陽緩緩升起,火車依舊前行,就像我們的路途一樣,科普的道路艱難而遙遠,但是我們始終堅持前進,并相信科學的曙光最終會照進每個人的心間,而我們愿意做最大的努力等待破曉之刻。一名志愿者說道。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