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心情愉悅的時候、失意低落的時候、悠閑無聊的時候、假期充足的時候,我們都免不了想出去走一走,看看外面的世界,體驗不一樣的景色和新鮮的感悟。對于有了寶寶的父母們來說,有時候帶著孩子出去旅行可能是一種甜蜜的負擔,既想經歷旅途中親密無間的時光,又擔心孩子出門不適應、鬧脾氣……其實,一次親子的旅程,不但能夠讓爸爸媽媽們更加了解孩子,還能借機培養孩子的許多能力。
計劃性
爸爸媽媽旅行前,一定會為去什么地方、怎么安排食宿等問題煩惱吧?何不參考一下寶寶的意見呢?有些家長可能會覺得“孩子還小呢,能有什么主意”,但這正是培養孩子有主見和有計劃的好機會,而且孩子不同的角度常常會給我們帶來驚喜和靈感。旅行的日程計劃,不妨讓孩子一同參與和選擇,除了能鍛煉孩子的計劃性,還能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性。
自理能力
要出門了,收拾東西也是家長們面臨的一個大難題,很多寶寶恨不得把自己喜歡的所有衣服和玩具都帶走,甚至哭鬧耍賴,讓爸爸媽媽哭笑不得。這時候,讓孩子自己來整理自己要帶的東西是個不錯的嘗試,給孩子提供一個獨立的小箱包,并告訴孩子哪些是必備的東西,教給孩子一些收納技巧,剩下的就由孩子自己來完成吧!既尊重了孩子的自由和獨立性,又幫助孩子提升了自理能力。
適應能力
既然要出去旅行,就要面對新的環境和人群。對于有些適應困難的寶寶來說,這可能不會是非常愉快的體驗。但家長更不能因為寶寶難以適應就放棄,這是孩子成長和生存的必經過程。適應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爸爸媽媽可以先給孩子提供一些相對熟悉或喜歡的安全環境,幫助孩子的情緒放松下來。比如,先帶孩子去吃喜歡的東西,帶孩子去感興趣的地方(游樂場、動物園、海洋館等等),多與孩子進行互動,在輕松和愉快的狀態下,孩子的適應會更加容易和迅速。
規則意識
適應社會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遵守社會規則,旅行中我們也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需要遵守的規則。檢票時排隊、出門靠右行、不亂扔垃圾、不隨意采摘……爸爸媽媽們可以通過自己的以身作則來耐心引導孩子認識到規則的重要性,這是孩子建立規則意識和適應社會的重要基礎。
表達能力
孩子們在旅途中會有很多新鮮有趣的見聞和跌宕起伏的情緒感受,有的孩子會眉飛色舞地描述給爸爸媽媽聽,但對于語言能力還未發展完全或不愿向別人分享內心感受的孩子,爸爸媽媽就要想辦法來引導孩子表達內心了。我們盡量在孩子正在經歷或剛剛經歷時引導孩子來表達,這時孩子能夠相對真實和準確地將自己的感受和情緒表達出來,對于難以用語言清楚表達自己的孩子,家長可以利用畫畫、唱歌、表演故事等方式,幫助孩子勇于和樂于表達自己。
社交能力
旅途中會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不同的情境,正是培養孩子社交能力的好機會。問路、購票、買東西、結交新朋友……鼓勵孩子在不熟悉的場合去和陌生人交流,不但能增強孩子的適應能力,更重要的是幫助孩子消除社交中的緊張、焦慮等感受,學會與人溝通和交往的方法。當然,爸爸媽媽們在這一過程中要保證孩子的安全感,不斷進行鼓勵和示范,否則可能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一趟尋常的旅途,就有可能帶給孩子們不尋常的成長和改變。爸爸媽媽們,請好好珍惜和利用這難得的機會,和孩子一起來一次“走心”的旅程吧!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