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報告范文
經過十天的社會實踐,我在走訪各級政府部門以及農戶中了解到了很多,收獲了很多。這是我第一次深入到基層開展社會實踐,這次活動對于我來說,是一個接觸社會,了解社會的好機會,也是鍛煉自己能力,拓展視野的好機會。
在活動前期我們準備了很久,收集整理了很多資料,對于這么多繁瑣的信息,要在里面篩選出我們需要的信息本身就是一個很艱巨的任務。我在前期任務中負責的是搜集保險公司對于農業保險開展的流程和有關事項,由于電話中無法獲得最全面的信息,我自己特意去跑到保險公司,假扮成顧客去咨詢一些有關信息。確實很多事情需要自己去挖掘去體會才能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這也是我們社會實踐的一個重要意義。在這個社會實踐中,我們有很多跟一些相關部門領導的訪談也有跟很多當地居民的訪談,首先我們走出象牙塔走向社會和別人去交流就是一個學習的機會,我們要學會和各種人打交道,要學會組織自己的語言去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這是一個對口才的鍛煉也是對自己邏輯思維的一些鍛煉;然后我們對于訪談對象的選取也必須認真考慮,像我們有一次問到一位婦女關于農業保險的事情,她是一問三不知,因為家里這方面的事情都是由丈夫負責,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選取正確的訪談對象,從正確的對象那得到準確有用的信息;最后面對不同的人我們必須也要采取不同的說話方式,比如面對政府領導,我們可以用一些書面一點的詞語,都不妨礙對話的進行,對于一些話的隱藏含義我們也要學會仔細推敲。當我們面對當地農戶,我們盡可能的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語言去和他們交流,既要耐心地聽他們講又要防止他們將話題扯得過遠,這就必須要我們注意說話的很多技巧。
在收集信息的過程中,各種復雜的信息要求我們必須能認真判別哪些是真實可信的,哪些是無多大幫助的,有針對性有目的地去在訪談中獲取盡量多盡量準確的有幫助的信息,這是我在實踐的訪談中的一大收獲。當我們跟隨農業局和保險公司相關人員去農田勘察理賠時,對于農戶的一些說話細節和保險公司方面的一些細節,我們也必須得自己觀察,在整個實踐的活動中我們不能僅僅靠著自己的耳朵去聽他們說,更要靠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很多細節,用心去體會其中的一些含義。對于整個實踐的過程,我感覺很多事情要不是我們有當地政府陪同,可能會走很多彎路,也會大大降低效率。所以很多事情我們也不能蠻干,應該學會去找盡可能方便的方法去解決問題,這也是我們實踐過程中必須要認識到的一點。在實踐最后的資料整理中我也學到了很多一些信息匯總的東西,面對十天搜集的這么多信息,進行整理也是一個很繁瑣的事,這方面感覺到自己還有很多不足,需要以后去慢慢提高吧。
在這個實踐還有個不得不提的是我們的團隊協作,從一開始的前期準備,我們就有明確的分工,有聯系政府的,有聯系保險公司的,有搜集資料的等等,每個人有不同工作然而又會互相幫助,這是我們實踐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十天我們走訪了市、縣級市、鄉、村各個層次的相關部門以及當地的農戶,還有去農田進行實地考察,如果沒有良好的分工合作,我們是無法這么高效率地完成這么多任務的。每次的分組我們都是在為了充分利用人力資源,讓每個人都有發揮的空間,這樣才能讓這個團隊的活動有條不紊地開展。不僅是在社會實踐活動開展工作的時候我們會互幫互助,在這十天的生活中大家也都是彼此關心彼此照顧,除了在一些對于工作中問題的探討爭論外,在生活中從未出現過不和諧的時候,有的只是歡聲笑語。當有人身體不舒服時會有人幫忙買藥,當有人提東西提累了會有人幫忙分擔,每次晚上開完例會,大家都是能夠一起暢談自己的一些見聞感想,能一起打打鬧鬧。工作的時候我們能各司其職,順利開展工作,閑暇的時候大家可以肆意談笑風生,這是我覺得我最理想的團隊生活。也正是這樣的十天的團隊生活,讓原本就是老鄉的我們相處更加融洽,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回顧起實踐的點點滴滴,每一個畫面都是有著我們團隊的影子而不是單獨的某個人,這也正是表明我們不僅僅是一群人去實踐調研,更重要的是我們是一個團隊,是一個有著強大凝聚力和團結協作精神的團隊,這也是我們實踐取得圓滿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對于整個實踐活動,不僅僅是對于個人成長和對團隊協作的認識,更重要的還是對這個社會。我們是社會實踐團隊,我們的實踐也是要貼近社會認識社會的。這不僅僅是我們的課題,最主要的是我們在這個實踐的過程中去用心體會,去思考這個社會。雖說我們的主題是關于政府,保險公司還有農戶三方對于農業保險的需求,但是在這個實踐過程中我們遇到很多的事情都會引起我們的思考,在活動中能提高我們的思考問題的能力也是這個社會實踐的意義。我們在實踐過程中會產生問題,然后思考問題,最后我們去想著怎么解決問題,這是讓我們逐漸去認識了解這個社會的一個途徑。對于農民的對于農業保險一知半解的現狀我們思考過,對于保險公司和農戶在勘察理賠方面的標準和爭論我們也思考過,對于政府如何從立法角度從機構體制改善的角度也思考過。我們想過很多,也許沒有得出結論找到解決辦法,或者是想出一些很不成熟的建議,但是我們去發現問題去思考問題,這就是我們社會實踐的一個重大收獲。其實社會實踐的目的重點也并不是在于要社會團隊能夠得出多么好的結論,指望著這個社會實踐去解決很多社會問題,最重要的還是我們對這個社會進行探索,進行思考,我個人認為這是社會實踐對于我們的最重要的意義。我們不光是踏踏實實地做事,更重要的是學會思考,如果僅僅是將這事情一件一件做完而已,這充其量只是機械的工作,在工作中我們學會思考,產生新的想法這才是我們社會實踐活動的精髓。現在很多大學都是要求學生要進行社會實踐,我覺得社會實踐是我們接觸社會的一個好機會,也是一個讓我們學生學會思考社會的一個好機會,最終能否解決我們思考的問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學會了自己主動去發現、去思考,這是我們能在實踐中獲得的一筆寶貴財富。
這次實踐活動的調研階段結束了,我們的后期工作也正在進行中,對于這次的調研我很滿意,也很期待我們的成果。在這次實踐調研中,我也發現了自己很多不足,尤其是在訪談中對于一些關鍵信息的把握能力,希望能在以后的活動中改進吧。快開學了,大家都會開始忙起來了,我們的實踐后期工作還是得認真完成,預祝我們的社會實踐調研取得圓滿成功。
社會實踐報告范文
調查人:xx(大商英0804班)
所在單位:xx省對外經濟貿易職業學院
調查時間:XX年7月20日——7月27日
調查對象:武岡市的護城河——南門河;主街道——三牌路
前言:今年暑假,為了比較深入地了解社會,鍛煉自己,我和鄰里幾個玩伴組建了一個環保實踐隊,現將活動過程做如下說明。
因為今年來家鄉的環境持續惡化,自然環境日趨嚴重,這些都給家鄉的群眾的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影響,我們幾個提議創建一支環保隊。
主要目的:
1;對家鄉的生態環境開展調查
2;找出家鄉環境持續惡化的原因
3;在周圍鄰里間宣傳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4;為環保提一些可行性建議,希望對家鄉環境改善起到力所能及的作用。
7月20日——25日衛生情況調查:
(1);首先 ,我們在家鄉的城鎮大街——“三牌路”觀察了過往行人亂丟垃圾的行為且進行了適當的記錄。我們發現大部分人都沒及時把垃圾投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內,隨手亂扔的現象隨處可見。因此,在我們家鄉能真正愛護環境又能了解物品回收利用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因為這樣,容易導致家鄉主街道的環境衛生惡化,影響市容。
(2);然后,對“南門河”——市主河流深入實地調查。我們發現由于人們環境意識的薄弱,把不少的生活垃圾倒入了河里,河邊,使得主河流被眾多生活垃圾所污染。其中大多是一些廢棄塑料,生活廢品,污水,嚴重影響了河道衛生與清潔。我們也調查了解到由于家周邊沒有較大型的處理生活垃圾的場所,所以一些居民為了貪圖方便,便把垃圾丟到河里,使河中許多地方淤塞,河水也變色了。
7月26日——27日:在街區我們制作了一部分傳單,對居民進行一些環保問卷調查。
1;調查針對人群:15——65歲街區居民
2;調查方法:隨機調查
調查如下:選擇題
(1)你認為環保的目的是什么?
a.愛惜每一個生命(62%) b.保護生物多樣性(10%) c.與動植物和睦相處(10%) d.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滿足發展需要(18%)
(2)你最關心的問題是什么?
a.飲用水,空氣質量(10%) b.森林,土地保護,防止水土流失(34%) c.環境改善(16%) d.糧食蔬菜安全(14%) e.脫貧致富(16%)
(3)你對亂丟垃圾行為有何看法?
a.無所謂(5%) b.值得批評(89%) c.不關我事(6%)
(4)您覺得您周圍環境怎樣?
a.很好(9%) b.感覺還可以(31%) c.比較差(52%) d.很差(8%)
在收回的答卷中,我們發現家鄉居民的環境意識相對薄弱,對環境問題不是很關心。與此同時,我們向其講述了此次活動的目的,目標,讓他們認識到一些環境保護對自身及自己周邊的人,事的重要性,得到他們的支持。
由于我們環保小隊切身體會到了生活垃圾對家鄉環境所帶來的破壞,我們向當地有關環保部門提出了幾點建議:
1.政府及相應機構應在全民中開展整體教育,加強環保意識和法制觀念,提高居民的環保素質,樹立環保風氣,讓保護環境成為每個公民的自覺行動。
2.大力宣傳污染的危害性。
3.多推廣環保活動,調動全民共創和諧美麗武岡。
(小結)本次活動讓我認識到:
1.環保是一項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的事業,政府,企業,公民缺一不可。
2.“團隊精神,共同合作”尤為重要。
3.預先準備工作在整個過程中的重要性。“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4.我覺得做一件事,只要你用心去做了,不管結果怎樣都是成功的。
總結心得:
通過這次活動,讓我真正學到不少,對社會的理解也在活動中加深了。實踐中學習其他知識,不斷從各方面武裝自己。作為新時期的一名大學生,我們必須堅持正確的方向,努力學好各類知識。此外,必須參加各種社會活動鍛煉自己的意志,增強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及適應社會的能力,為自己大學畢業完全進入社會做好必要準備。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