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花開,畢業來襲,又到離別感傷時。不過,高校校長的畢業寄語,卻如涓涓細流、流入心田,或如黃鐘大呂、余音繞梁,給離校學子遠行的力量。
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在一起
同學們,你們就要離開了。在我的記憶里,也定格著許多你們的畫面。你們不僅給了我個人許許多多像校草、歐巴這樣的巨大鼓勵,讓我感受到了你們對我的信任和愛、感受到了自身的價值和存在。更為重要的是,你們通過校長信箱和其他渠道,給學校的教改、科研、后勤、機關作風、校園文化等提出了許多切實可行又極富創意的真知灼見,極大地推進了學校各方面的工作,也讓我從你們那里學到了許多許多!你們雖然離開了,但你們把年輕的思想、文化和創意留在了中南。[詳細]
————————————————————————————————————
南京大學校長陳駿:德行天下 孝暖人間
在今天臨別之際,專程前來為同學們送行的,除了母校的師長,還有部分同學的家長。看著他們臉上幸福的笑容、眼中閃爍的淚光,我不禁想起了今年春晚后那首傳遍祖國大江南北的歌曲——《時間都去哪兒了》。“柴米油鹽半輩子,轉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生兒養女一輩子,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樸實無華的歌詞唱出了我們內心最為柔軟的情感,唱出了我們對父母大愛的深深感激,令人動容,發人深省。父愛如山,母愛如海,在同學們成長成才的背后,凝結著父母含辛茹苦的陪伴,嘔心瀝血的操勞。[詳細]
————————————————————————————————————
浙江大學校長林建華:每一個夢想都值得澆灌
作為一個學生,如果只為分數而學習,最多能夠得到好的分數;但如果為知識、為未來而學,那你會得到更多的知識和感悟,并會得到更好的分數。作為一個公務員(微博),如果只為晉身而奔波,或許會得到渴望的職位;但如果為造福一方而傾力,則還將收獲信任與尊重。 事實上,人生的真正贏家總是那些胸懷遠大,不斷追尋生命真諦的人,他們能夠不斷超越自我,保持良好的心態,享受其中的樂趣。我希望你們記住:充分利己,最多只能算是謀生,利他奉獻,才能成就事業與人生。[詳細]
————————————————————————————————————
中國農業大學校長柯炳生:做受人尊敬的農大人
這些天來,你們每個人一定都做過同一件事:回顧你們在農大的這四年。你們每一個人的回憶,一定都是五彩繽紛的,其中也一定有一些共同的部分,包括:那許許多多的快樂時刻,那林木一般的進步成長,以及那偶爾襲來的迷茫惆悵;那成熟壯觀的秋葉冬雪,那清新勃發的春草夏花,還有食堂里的甜酸苦辣……也有些同學還半夜上網,看足球,以及參加某個熱門話題論戰,留下了大學生活的最后一筆精彩,也說不定是一次會被歷史記住的貢獻。[詳細]
————————————————————————————————————
中國科技大學校長侯建國:責任與創新
同學們,當你們帶著專屬于個人的畢業戒指離開母校,帶著在科大收獲的知識、友誼與愛情,踏上新的人生征途時,我也希望你們帶著傳承自科大的精神、文化和品格,與母校一同前行,共同追求屬于中國科大人的光榮與夢想!相信許多年以后,同學們回首青春,將會想起難忘的科大歲月:自習室里的苦讀、研討課上的激辯、實驗室里的探索、圖書館里的沉思,有迷茫中的彷徨、挫折后的失落,更有挑戰后的無悔、成功后的喜悅……[詳細]
————————————————————————————————————
四川大學校長謝和平:從“我”走向“我們”
同學們,再過幾天,你們就要告別自己的大學生活,有的將走上工作崗位,有的還要繼續深造,都將開始自己人生新的起點。作為校長和師長,我想對大家說的是,你們未來要追求的人生,不僅是“我”的人生,更應該是“我們”的人生;你們未來將要面對的社會和世界,也不僅是“我”的社會和世界,更應該是“我們”的社會和世界。其實,大學畢業就應該也必須去實現從“我”向“我們”的轉變。[詳細]
————————————————————————————————————
廈門大學校長朱崇實:勇于但當 敢于擔當
同學們,在剛剛過去的“五四”青年節,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與學生代表座談,他的通篇發言充滿了對中國青年一代的期望和關愛,在他的講話中,多次提到“擔當”二字,我的一個體會是,他對當今中國這一代年輕人的最大期望,是期望你們都能成為勇于擔當、敢于擔當的一代年輕人;期望你們學會擔當社會責任,能夠擔當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歷史重任,在激揚青春、開拓人生、奉獻社會的進程中書寫無愧于時代的壯麗篇章。[詳細]
————————————————————————————————————
華東師大校長陳群:師大“范”是母校所能給予最好的饋贈
在前兩天的果醬音樂節上,有一位畢業生說了這樣一段話:“我沒有去過那么多的學校,可大概就算我去過了,最美仍是我的華東師大”。你們可以想象,我聽到這段話時的欣慰和感動。在我看來,華東師大的美不僅在于她的校園,更在于它所具有的特殊精神氣質,那就是:既踏實低調,又仰望星空;既務實肯干,又始終在內心保持著一份清高,保持著一點浪漫。這種獨特的精神氣質,源自大夏、光華以及師大六十多年的辦學傳統和文脈傳承,源自全國第一批十六所重點大學的驕傲,源自“愛在華師大”的大愛精神,源自我們對于大學責任的理解和堅持。[詳細]
————————————————————————————————————
華中科技大學校長丁烈云:華中大精神伴你們遠行
華中大人就是要既會做事,更學做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沒有科學技術,一打就垮;沒有人文精神,不打自垮”,我校率先在全國扛起了文化素質教育的大旗,強調促進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相融合,開辟了人才培養工作的新境界。作為新時代的華中大人,我們要深刻領悟“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學問要不知足”的道理,堅持做人和做事相統一,成為具備深厚人文精神、“打不垮”的華中大人。[詳細]
—————————————————————————————————————
山東大學校長張榮:做山大文化的傳承者和傳播者
我有一個觀點,一所大學的存在表現為三個基本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物理的,或者說物質層面的大學,它以校園景觀、圖書館、教學樓、實驗室、花草樹木等客觀實在呈現在我們眼前,而且有邊界清晰的校園,它看得見摸得著,你用自己的眼睛就可以知道這是怎樣的一所大學;第二個層次是學術層面的大學,包括學府里“做學問”的“人”與他們從事的“業”,例如課程的傳授、知識的創造、技術的轉移等活動,學術層面的大學要抽象一些,需要我們去參與才能了解。第三個層次是文化層面的大學,體現為大學的理念、風格、傳統、價值觀等等,是耳濡目染、代代相傳的大學,需要用心感受才能體會。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