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上周本市初中陸續發放錄取通知書,六年級學生的“小學生涯”宣告結束。不少小學特意為孩子們準備了“最后一課”,交換書信,感恩父母;體驗講臺,感恩教師……小學“最后一課”使孩子們收獲感動,學會感恩。
“過去我不懂事,經常頂撞爸爸媽媽……認真回想過去12年爸爸媽媽對我的照顧,尤其想到媽媽生病仍然堅持陪我上課,我真的很慚愧……”上周,一場特別的書信交換儀式在府學小學美術館后街校區舉行,70余名六年級學生與父母互換書信。在信中,孩子們講述了自己和父母相處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并對自己的不良習慣進行了反思。父母們則表達了希望孩子成才的愿望,一些家長還就自己缺乏耐心、脾氣急躁向孩子道歉,希望得到孩子的理解。孩子們簡單樸實的文字令家長欣慰;父母深情的叮囑,平等的交流,也感動著孩子們。學校負責人介紹,小學畢業對于孩子來說是一個新的起點,學校希望以這種方式增進他們與家長的溝通與交流。
在景泰小學,老師們將“最后一課”的講臺交給學生——該校5名六年級學生為170余名同學上了特別的“最后一課”。孩子們講課的主題包括氣球、航拍、機械、篆刻、折紙,他們在業余時間做了充分準備,不少內容連老師也是第一次聽說。該校副校長王慧瑾表示,“最后一課”給孩子們搭建展示平臺,是希望他們升入初中后繼續關注自己的興趣發展,真正快樂地學習。此外,孩子們在講臺上盡情展示自己的同時,也深刻體會到講課的不易,教師的辛苦,他們感謝老師為自己的成長所付出的心血。
燈市口小學六年級全體教師還為學生們創作了畢業長詩,畢業生們也為母校準備了禮物,他們合作手繪了一幅15米長的油畫,用畫筆記錄自己難忘快樂的小學生活。藝美小學六年級學生將老師的笑臉、同伴的笑臉和難忘的校園一景畫到T恤衫上,老師和同學人人有份,以此紀念小學生活。織染局小學則組織畢業生到北京郵電大學“游學”,與大學生座談,做好迎接初中學習的準備。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