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低齡”留學已逐漸成為一種趨勢。在學生而言,小小的年紀漂洋過海,體驗國外求學的榮耀;在家長而言,早早把孩子送往國外,接觸海外的良好教育,可以讓孩子早早融入海外生活當中。但是,“理想總是豐滿的,現實又是那么骨感”,小留學生只身海外,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
低齡留學容易出現三大問題
低齡留學生最大的問題是思想不獨立,正確的價值觀還沒有完全形成,沒辦法辨別好壞。比如,美國強調人和人的平等關系,但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尊重彼此的基礎上。但有些小留學生來到了美國,誤以為平等關系就是可以夸大自我,該遵守課堂紀律的時候,有些學生認為你管不著我。這樣做的后果很可能會導致留學生被排斥和孤立,如果語言再跟不上,很可能會導致學生心理發生異常。
還有一個最大的困難就是心理認知問題。中國的低齡留學生到了美國以后,普遍會發現自己在英語上雖然和美國學生差距較大,但是數學方面普遍都要比美國學生強上很多。這時,有一些學生就會尋找一種自我安慰法,他們會拼命突顯自己的數學能力,以彌補自己英語的不足。可是這種優勢很可能會逐漸消失,只因大多數學生面對的問題——看不懂英文的數學題。一旦到了高年級,這種問題就會非常明顯。很多學生這時候就會不知所措,感覺自己唯一擅長的東西也不再有優勢了,這時候如果沒有正確的心理引導,很多學生會產生厭學情緒。
此外,就是自理能力了。通常低齡留學生的自理能力都很差,如果沒有成年人的監督和照顧,學生們會遇到很多無助的情況,這些都是影響小留學生心理和身體成長的因素。
如何讓小留學生快速適應生活
對于低齡留學生,剛離開父母,離開熟悉的環境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會由于想家,思念父母而哭鬧。這需要一定的適應過程的,所以家長也應該多鼓勵孩子,給孩子一定的適應時間,慢慢安慰他們,讓他們明白:父母明白他們的心情,也理解他們的感受。
現在的網絡很發達,溝通也會很順暢、方便,父母可以和孩子約定每天、每周固定的交流時間。剛開始一段時間內,父母可以約定每天和孩子打電話或發微信,了解孩子的生活和情緒。這樣既可以解決孩子思念父母之情,也在一定程度上讓父母了解孩子的新生活。
需要注意的是,在和孩子溝通時,父母要注意避免每天和孩子打許多電話,或者給孩子無休無止地發短信。因為父母頻繁地和孩子聯系,不僅會勾起孩子的思鄉之情,也會擾亂孩子的生活。
此外,在國內,許多父母從小嬌慣孩子。孩子的衣服都是父母洗,飯菜都是由父母做,導致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相對來說比較低下。一旦孩子離開了父母,許多以前父母操辦的事情,現在不得不自己去做。他們不僅要掌管自己的學業,每天還要學會獨自生活,因此父母在孩子上寄宿學校之前,就應該提前開始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讓孩子從洗澡、洗衣開始,學會打理自己的生活。
初中畢業之后再考慮去留學
“從理性來看,就拿我個人而言,作為孩子家長我不會太早把孩子送出去,因為我的目標是要最終培養一個中國人,而不是一個外國人。”一業內人士坦言,不僅是他自己,在與家長溝通的過程中,他發現大部分家長對自己的國家自己的語言還是非常依戀的,只是覺得應該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有國際視野的中國人,“小學是萬萬不能送出去的,小學的孩子頂多能用中文聊個天,用中文思考都很難,更不要說可以用中文去讀去寫了,至少讓孩子在國內把小學和初中讀完,形成對自己祖國文化的依戀感,對傳統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再送出去。”
他認為,低齡留學生固然有優勢,但因為年齡較小,尚未成年,世界觀和價值觀尚未形成,自我管理能力受限,就會造成缺少自我保護意識。相對于年齡偏大些的留學生,如果執意選擇出國留學,切不可有盲目攀比的思想,要定位準確,結合家庭實際。
對于愿意接觸外面的世界、有相對獨立性和自律性、年齡又適中的孩子可以考慮送出國,但出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那個國家的風土人情、飲食習慣、社會治安等多方面情況。同時,家長前期多培養孩子基本的人品道德,后期注重和學校及時溝通,避免不必要的留學風險。而且,家長也沒必要盯著頂級名校的排名情況擇校,考慮一些費用比較低的作為跳板,也是不錯的選擇。
總之,有意向早早送孩子出去留學的家長們一定要深思熟慮,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方案,做好萬全的準備。
-出國前必要“兩部曲”
評估孩子是否適合留學
在送孩子出國讀高中前,家長要先對其進行五方面判斷,具備這五點,家長可以嘗試將孩子送到國外讀高中。
1.已經具備了良好的語言基礎;
2.有開朗、外向的性格;
3.有出國留學的明確目的;
4.有與他人溝通、交流的能力;
5.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如果孩子留學的目的不明確,缺乏語言天賦,這樣的孩子最好在國內先想好,或者先在國內學習一段時間,再確認是否出國。出國雖然能夠開拓孩子的視野,接受創新的理念,但也要看孩子在什么樣的學校學習,并不是國外的學校都好。
選擇合適的寄宿家庭
低齡留學生在赴海外求學的過程中,除了學習之外,生活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這當中家長最為關注的是寄宿家庭。在某種程度上,它與選擇學校一樣重要,只因留學生在學習之余,接觸最多就是寄宿家庭的成員,而寄宿家庭的好壞,也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生活和學習。
在選擇寄宿家庭時,可參考以下三個標準:
1.要求寄宿家庭必須是當地合法居民、全家無犯罪記錄、受過良好教育、有良好的居住環境;
2.要對寄宿家庭進行一定的中國文化知識和風俗習慣的培訓;
3.要與每個寄宿家庭都簽合約,每個寄宿家庭監護人都要有責任感。
低齡留學生對自己適合什么家庭沒有概念,建議家長可以協助學生寫好對寄宿家庭的要求,例如孩子是否對寵物過敏,家里可不可以養貓狗,寄宿家庭離學校距離多遠等。另外,想讓親戚家成為寄宿家庭的也要注意,要去使館、教育局了解情況,要考察該親戚家能不能為學生提供獨立的學習環境等方面。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