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我校2015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出征儀式在翡翠湖校區圖書館報告廳舉行。校黨委書記袁自煌,校黨委副書記張效英,校黨委常委、組織部長季益洪等與會領導為國家級重點團隊——“一帶一路”政策宣講調研服務團和30支省級重點團隊授旗。
今年,我校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以“踐行‘八字真經’,投身‘四個全面’”為主題,緊緊圍繞基層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產生活實際需求,開展實踐活動。實踐團隊主要有:理論普及宣講團、“四個全面”觀察團、科技支農幫扶團、教育關愛服務團、美麗中國實踐團等。除此,團中央還設立全國大學生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尋訪活動、“圓夢中國·絲路新世界”行動、“井岡情·中國夢”行動、“天翼”智慧城鎮調研計劃、“知行促進計劃”等專項活動。經嚴格遴選和評審,最終確定國家級重點團隊1支、省級重點團隊30支、校級重點團隊72支。出征儀式后,各實踐團隊將結合隊員學業安排,統籌安排時間分赴全國各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出征儀式上,張效英對我校2015年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進行了部署,她要求各組織單位、各實踐團隊和指導教師增強責任意識,嚴肅組織紀律,確保活動安全有序;強化指導幫扶,注重過程管理,不斷提升活動實效;同時,注意加強宣傳總結,注重媒體傳播,做好活動品牌推廣。她希望參加2015年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師生們,在奉獻于基層、鍛煉于基層的實踐活動中,明辨篤行,成長成才,努力實現自己的青春夢想。
經濟學院團委書記顧安祥老師作為指導教師代表發言,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團委書記李洪濤作為基層團組織代表,與該學院省級重點團隊——“赴肥東縣古城鎮大陸小學“晨曦之光”教育幫扶暑期社會實踐團隊隊長歐陽智婉簽訂安全責任書。計算與信息學院學生劉冠男帶領全體社會實踐志愿者進行了出征宣誓。
袁自煌代表校黨委向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師生表示親切的問候和良好的祝愿。同時,他強調新時期開展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重要意義。袁自煌指出,“實踐出真知,實踐長才干”,一個人的成長、本領的獲得、人格的完善都要靠實踐,實踐是青年一代獲得真知和本領的一個基本途徑。
袁自煌就做好今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提出三點希望:一是希望同學們在實踐中加深對國情的了解,牢固樹立人生的遠大理想。通過實踐更自覺地把每個人的人生追求與國家、民族、人民的前途命運緊密結合起來,自覺地肩負起更多的社會責任,成為祖國需要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二是希望同學們在實踐中向人民學習,增進對勞動人民的感情,磨練自己的意志品質,鍛煉為人民服務的本領,展示大學生的青春風采,樹立工大學子的良好形象;三是希望同學們在實踐中努力發揮自己的專業所長,切實服務社會、服務人民,并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運用真知、發現真知、創新思維的能力,進一步掌握服務人民需要的過硬本領。
袁自煌希望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同學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青年寄予的殷切希望,在社會實踐活動過程中,展示工大學子優良的精神風貌,取得豐富的實踐成果,為進一步建設我校良好的學風、校風,營造濃郁的校園先進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出積極貢獻。
黨委宣傳部、黨委學工部、黨委保衛部、翡翠湖校區綜合管理辦公室、校團委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及各學院黨委副書記、團委書記、社會實踐團隊指導老師、各實踐團隊隊員代表共計600余人參加了出征儀式。
(鄭 潔/文 寧浪沙/圖)
又訊 7月15日,宣城校區舉行“踐行‘八字真經’·投身‘四個全面’” 2015年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啟動儀式。
今年,宣城校區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堅持以“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為宗旨,緊緊圍繞基層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實際需求開展實踐活動,包括志愿服務進網格、“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大學生崗位見習三大塊,內容涉及政策宣講、紅色教育、社會調查、掛職鍛煉、文化宣傳、科技支農、教育關愛、生態環保、專業認知、走訪校友、以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活動。本著“按需設項、據項組團、雙向受益”的原則,通過校、系兩級嚴格遴選和評審,最終確定83支團隊,其中包括國家級專項計劃團隊10支、省級團隊20支、校級團隊53支,主要遍布安徽省內,少數遍布江西、四川、陜西、云南,其中立足宣城各市區縣有59支,近750名青年學生以團隊形式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啟動儀式后,各實踐團隊將分赴各地開展實踐活動。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