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的張雙南教授7月15日接到一位博士研究生的郵件。信中,這位博士傾訴了他對未來的職業發展的困惑:我們為什么做科研?做科研的收入,能不能足以養家糊口?結合自己工作幾十年的感悟,張教授認真地給這位博士生寫了回信。征得張教授的同意,我們把兩封信刊登出來。正如張教授所說:“這些困惑很有代表性,發到這里,希望對于其他年輕人也有點用處。”文句略有刪改。
張雙南教授:
您好!我來自于×××鎮,現在××大學做博士。(此處略去他的個人情況)最近有些困惑想向您請教下,所以冒昧地寫下這封信。
百度您的個人資料,發現您做科研很多年了,所以就想了解下我們為什么做科研?科研的目的是發表文章?或說國家培養博士的目的就是將來做國家自然基金這樣的事情?現在很多高校培養博士就是要求發文章以及做理論研究,卻很少涉及工程應用型項目。那么既然說到科研,什么是創新呢?發文章貌似不僅是創新的問題,能否結合寫文章說說創新的問題?
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了,人們的思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十年前人們對知識分子還是相當尊重的,可現在人們更加追求的是物質。網上也有報道博士生面臨收入尷尬。對于我農村孩子來說,我們是繼續科研還是養家糊口?是不是養家糊口更迫切?
冒昧致信,懇請海涵!非常感謝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閱信!
祝身體健康!工作愉快!
此致!
某某某
7月15日
某某某,你好!
你的來信提出了一個很深刻也是很有意義的問題。的確,每一個打算進入,或者剛剛開始進入科學研究領域的人都需要問這個問題:我們為什么做科研?當然你還提到了另外一個相關的問題:什么是創新?
在一封電子郵件里面我不可能回答得特別仔細,所以只能把我理解的要點說一下。
科學研究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職業,需要天賦、基礎、訓練以及持續不斷地并且充滿激情地投入大量的精力——可即使如此,也不一定能夠取得所謂的成功。基本上,現在從事科學研究,養家糊口是不成問題的,有個說得過去的體面生活也不難做到,但一般情況下不太容易升官發財。當然,例外總是有的,可例外就是例外,不能當成職業目標。
我個人認為,進入這個職業的主要動機應該是“喜歡”。雖然科研不太容易使你升官發財,但是科研就是要創新,就是要探索未知世界,在這個過程中你能夠比世界上其他所有人都先看到一個現象或者理解一件事(這是基礎研究的目的),或者發明了一個新技術或者先實現一個技術進步(這是應用研究的目的),這就是創新。那時候,你會有“一覽眾山小”的興奮。這種興奮,會帶來極大的心理滿足。這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更不能用金錢買到的。
當然科研的成功會給你帶來榮譽,也有可能帶來一些額外的收入,甚至地位。但無數人的經驗告訴我們,如果你把這些作為追求的目標,即使你仍然喜歡科研,你的科研生涯也很可能會比較掙扎,甚至非常痛苦。
遺憾的是,很多人進入這個職業之后才發現,自己并不喜歡做研究;或者雖然喜歡,但沒有能力做研究;或者由于其他種種自己無法掌控的原因,做不出來像樣的科學研究。這其中的一部分人,沒有勇氣或機會離開這個職業,于是就出現了為了拿到資助、為了發表文章而不擇手段的種種亂象。當然,這樣的文章一般都是沒有創新性的,被稱為“垃圾文章”。我不知道有多大比例的科研人員屬于這種情況,但是根據我的觀察這個比例肯定不會太小。不過這個問題牽扯生存、政策等等諸多因素,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為什么要做科研”這樣一個話題,無法簡單討論。但我也相信,那些制造“垃圾文章”的人其實也很無奈甚至很痛苦。
社會上一些看法和傾向,的確影響很多人的職業選擇。但是我希望這不要成為你進行職業選擇的唯一依據。社會上的看法和傾向也是不斷改變的,但是你很難跟著社會的改變不斷變換你的職業。社會上的一些看法和傾向不是所有人的價值觀,你也不一定就要跟著別人的價值觀改變你的價值觀。我相信,有了明確的價值觀,就有了人生的方向,就能夠追求自己的成功。每個人的成功都是不一樣的,所有的成功都是人生的精彩!
祝你成功!
雙南
2015年7月16日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