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錄取分數線6.23發布,和往年相比,今年文理科控制線剪刀差明顯縮小,一本為20分,二本為24分;而去年分別為21分和39分,前年分別為45分和72分。專家分析,文理科控制線之所以分差縮小,和一年來教育部門的引導、高校更加重視理科招生工作均有一定關系。
考試院專家解釋,決定文理科各批次控制線的,主要由報考人數和計劃數決定,此外考生的考試成績(包括平均分數和各分數段的分布)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不過,文科的投檔分數不影響理科的投檔分數,反之亦然。這是因為在投檔錄取時,各批次文理科考生分別排序,投檔時根據各批次文科或理科大類考生的排序先后、即考生相對位置依次進行投檔和錄取。
昨日,就本市普通高校秋季招生錄取工作,市教育考試院負責人以“推進高招綜合改革,確保錄取公平公正”為題回答了考生和家長關心的問題,多年來本市普通高校招生中沒有特批過一個不符合錄取要求的考生進入大學,并承諾今年也決不會改變。
各科目調整分如何確定
本市從1988年開始實行“3+1”高考方案(2001年至2011年考試科目曾調整為“3+綜合+1”),其中“1”是指考生在理、化、生、政、史、地6門課中可選考一門相關科目。由于各招生院校按文科和理科大類進行排序錄取,即同為理科或同為文科的考生所考科目不同。為了使相關科目的考分有可比性,必須按文理大類對相關科目考試分數進行調整,調整后的成績稱為“調整分”。
分數調整的原則,是經過教育測量、教育統計、計算機應用等方面的專家多次比較,并對以前高考數據進行模擬測算后,才最終確定下來的,它伴隨著“+1”方案實施延續至今。每年進行分數調整,均根據已經確定的分數調整原則,聘請專家應用最佳數學模型進行反復模擬測算,由此得出當年調整分的結果。“調整分”結果隨同考生成績一起公布,使考生不僅了解自己考分調整情況,也可進行橫向和縱向比較。
兩種情況可能不被錄取
考生被投檔進入所報高校,但是由于所填專業計劃額滿,而考生自己又不服從調劑等(如不愿意讀高收費專業、醫科專業、農林專業,或因體檢、外語口試等不符合專業招生要求),都有可能被退檔而直接進入到征求志愿。這是因為平行志愿投檔原則是“分數優先,遵循志愿,一輪投檔”,客觀上增加了考生填報志愿的選擇范圍,增加了考生志愿的有效性,降低了各批次高分考生落榜的風險,但是如果填報不當,仍然有被退檔或無法滿足志愿的風險。
主要有以下兩種可能:
第一種情況是檔案投不出去,原因可能是考生填報志愿定位不準確、志愿過高、或各志愿之間缺乏合理的落差。如果考生在一個批次中填報的全為層次相同的高校,若其高考成績較低,檢索到考生時,所填的高校應投檔數已滿,該考生本輪投檔未成功,將直接進入征求志愿。
第二種情況是雖已投檔,但被高校退檔。原因可能有:一是報考比較熱門的專業,專業撞車且不愿接受調劑而導致專業匹配不上;二是不符合高校專業錄取要求;三是在投檔到高校后,相對考分低,排序靠后,專業計劃額滿。
不對考生高考成績排名
多年來,本市教育主管部門一再強調不對區域、中學的考生高考成績進行排名。上海市教育考試院認真貫徹市教委的指示精神,采取了直接把成績單寄給考生的辦法,減少各方對考生成績的接觸,最大限度地杜絕排名現象的出現,并且從技術、制度、管理等多個方面強化信息安全監督,避免考生有關信息的泄露,更不會向任何機構進行的類似排名提供數據和支持。近年來,社會上出現的有關高考成績排名既無依據,也不科學,給考生和家長帶來了不必要的困擾,也不利于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
上海普通高校招生錄取日程表
●6月26日-7月2日,復旦、上海交大綜合評價校測及錄取
●7月3日-5日,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零志愿及兩校特殊類型招生投檔及錄取
●7月6日-12日,本科提前批院校(含1所公安高職專科院校)和藝術、體育類本科院校(專業)錄取
●7月13日,地方農村專項計劃錄取
●7月14日起,藝術、體育(本科)和提前批院校開始發放錄取通知書
●7月14日-22日,第一批本科錄取院校錄取
●7月23日起,招生院校發放第一批本科錄取通知書
●7月23日-31日,第二批本科錄取院校錄取
●7月31日起,招生院校發放第二批本科錄取通知書
●8月1日,高職(專科)志愿填報網上咨詢
●8月2日-4日,考生第二次填報志愿(填報除1所公安專科學校以外的全部高職專科志愿)
●8月6日,公布高職(專科)批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
●8月7日-8日,高職(專科)的提前批和藝術、體育類專科錄取
●8月9日起,招生院校發放高職(專科)藝術、體育類和提前批錄取通知書
●8月9日-12日,高職(專科)批錄取
●8月13日起,招生院校發放高職(專科)批錄取通知書
●8月15日起,高職(專科)批招生院校發放征求志愿錄取通知書,錄取工作全部結束。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