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9日收盤,銀行股全線飄紅漲3.60%,個股方面,南京銀行、興業銀行漲停;平安銀行、北京銀行、寧波銀行漲逾8.0%。周五將至,和小編一起預測下銀行股周五走勢,并借鑒相關專家投資建議。
【周五展望】
網易財經:應對股市波動 財政部承諾不減持交通銀行股票
據財政部網站消息,近期境內股票出現異常波動,在此期間,財政部在履行出資人職責時,承諾不減持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并要求中央管理的國有金融企業不減持所持有的控股上市公司股票,支持國有金融企業在股價低于合理價值時予以增持。(網易財經)
融慧財經:銀行股價值嚴重低估 安全邊際高
長江證券認為,銀行股價值嚴重過低估,我國銀行估值水平遠低于可比國家,且為同類可比中最低。總之,在估值未達到2倍PB以前,銀行股是被低估、最安全的投資板塊之一,建議大膽建倉銀行股。(融慧財經)
【投資建議】
投資建議:價值嚴重過低估,大膽建倉銀行股
【原因】
行業成長性:寬松周期與國際化護航
兩個數據似乎讓銀行業陷入窘境:銀行體系資產規模/GDP達2.7,美、日、韓多數發達國家在2以內;去杠桿、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等熱詞似乎讓銀行無地自處。事實不盡其然,銀行以簡單的貸款方式參與中國經濟發展的上半場,如今將以一種更加多元的服務方式與國家一起求索繁榮。中期規模增長動力主要源自寬松周期與國際化,國際化方式的擴張與國內企業去杠桿的過程并不矛盾。
地方性債務:未來狀態或將介于美日之間且只會更好
地方債務來看當前大概是銀行最糟糕時刻,未來只會更好。日本的地方債務中央政府占主導地位,國家資金占比目前約占40%;而美國則是以個人投資者為主(40%)的完全市場化狀態,未來我國或將朝著這兩個方向同時發展。而從美國來看,隨著債券市場的完善和制度松綁將解決地方債的流動性問題,風險徹底化解值得期待。那時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將更加自由,風險與收益或能兼顧。
利率市場化:利差收窄與危機都不是必然
經歷利率市場化的國家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利率市場化成功實行但完成后出現銀行業危機,即使發生危機也有存貸利差恢復甚至超過之前水平的案例,比如美國、芬蘭、瑞典;第二類是利率市場化成功推行且沒有發生危機的國家,這些國家利差水平長期來看并沒有惡化;第三類則是利率市場化失敗最終重回利率管制,本身經濟形勢并不穩定的拉美國家。瑞典的銀行業危機、臺灣銀行業的惡化雖然均與利率市場化的完成在時間點上耦合,但我們分析發現二者與利率市場化并無因果關聯。具體到我國,三線及以下城市房地產行業風險相對更大,房價收入比高出合理值25%,即使房價回歸合理區間,考慮首付款和抵押物價值銀行貸款本金仍然是有保障的。因此,我國很可能就是第二種類型。
除了從以上三個維度闡述銀行板塊被低估的邏輯,我們還有板塊被低估的證據。
由于M2構成主體為存款且較為可靠,我們用其來代替銀行業的成長性。通過搜集了35個國家最近5年的M2平均增速與最近5年的平均PB水平,我們發現銀行PB水平與M2增速顯著正相關。從2010-2014年間,我國5年平均估值僅1倍PB估值水平,同等成長性的可比國家其估值中樞在2.0倍PB水平,我國銀行估值水平遠低于可比國家,且為同類可比中最低。總之,在估值未達到2倍PB以前,銀行股是被低估、最安全的投資板塊之一,建議大膽建倉銀行股。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