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蓬勃發展。高等學校具有的人才資源集中、學科門類齊集、基礎研究力量雄厚、國際學術交流廣泛等天然優勢正契合智庫功能得以進一步發揮。目前,以2011協同創新中心、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社科專題數據庫和實驗室、軟科學研究基地等為代表的高校智庫建設,在戰略研究、資政啟民、人才培養、輿論引導、人文交流機制等方面發揮出越來越顯著的作用。
中國特色高校智庫建設要堅持既出思想、又出人才,還要育人的工作思路,使智庫建設與學校的教書育人、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有機結合,做到“一石三鳥”,保證智庫建設的持續健康發展。
智庫建設要出思想,這是不言而喻的。沒有思想,也就談不上智庫。但是,由于信息完整性上的差異,研究方法上的差異,以及來自不同學科不同視角的差異,等等,思想認識的差異也就是必然的。多元包容、擇善而行,這是在智庫建設中應當秉持的基本態度。相應地,我們在重點支持和打造特色智庫時,就要提倡爭鳴與競爭。爭鳴,使不同思想之間碰撞產生出新的火花,會使人們的認識更加逼近真理的彼岸;競爭,會使智庫建設整合資源,產生集成優勢,打造高校智庫品牌。
智庫建設要出人才,同樣是不言而喻的。關鍵是要建設使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和優勝劣汰的用人制度。
需要強調的是,高校智庫建設還要堅持育人為重的工作思路。在智庫建設中要適當吸納大學生參加,使大學生在參與重要問題的實證調查和理論分析中培養治學的品格、作風和方法。如,組織學生參與實證調研和社會實踐,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治學態度、掌握調查研究的基本方法;組織學生參與理論研究分析,鼓勵學生提出創新性的觀點和思想,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同時,高校智庫還要善于將研究的新成果及時地轉化為教學內容,使科研與教學相互轉化、相互促進,科研反哺教學,教學更接近學科發展前沿和社會生活實際。總之,在智庫建設中堅持育人宗旨,也是高校智庫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