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職業教育加快發展,不僅為經濟發展轉型升級提供了高素質技能人才,也為滿足人們日益多樣化的生活需求提供了服務——
我國有1.33萬所職業院校,遍及各地;每年招生約1000萬人,在校生約3000萬人。這些學生充實到各行各業,不僅解決了自身“飯碗問題”,還能滿足百姓生活需求。
造飯碗,促就業
一臺轎車出現了發動機抖動,怠速無力。怎么辦?
“應該先從兩方面去考慮,一是進氣方面,比如節氣門臟了,進氣濾清器堵塞等;二是點火方面,如火花塞不匹配或損壞,點火線圈損壞等。”站在一臺充作模具車的奔馳轎車前,羅朝毫不猶豫地說出了自己的分析。去年,這個北京交通運輸學院的大三學生就是憑借清晰的思路、準確的判斷,獲得了全國高職院校技能職業大賽汽修一等獎。
羅朝老家在河北唐山市灤南縣薛各莊營村,當初高考時本來也可以去個三本院校,但他選擇了高職。“就想學點喜歡的技術。”羅朝很慶幸當初自己的選擇,“學校跟德奧迪、奔馳、保時捷等汽車品牌合作,開辦了中德職業教育汽車機電合作項目,在學校就能在真車上學習到專業的維修技術,畢業后直接進入這些高檔車的4s店,完全不愁工作。”
現在羅朝已經進入了一家奧迪4S店實習,轉正后每月近6000元的工資讓他覺得自己離北京更近了。
職業教育是幫學生找飯碗的教育。與其他教育相比,職業教育更加直接地面向就業,特別是面向青年就業。因此,對于改善民生、促進就業、和諧發展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統計數據表明,高職學生畢業半年后就業率達到90%,且畢業生月收入增長“跑贏”通貨膨脹;中職的就業率更是連續9年保持在95%以上。2014年,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含普通中專、職業高中、成人中專、技工學校)畢業生數為577.70萬,就業人數為558.54萬,就業率為96.68%。
對于許多像羅朝一樣的農村新一代勞動者來說,職業教育是他們留在城市的跳板。來自教育部的數據表明,2014年超過70%的中職畢業生入學時為農村戶籍,但畢業后超過92%的直接就業學生在城鎮就業。僅中等職業教育每年就幫助約300萬的農村青少年進入城鎮工作生活,正在有力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建設。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風潮下,動手能力更強、與產業結合更緊的職業教育正在成為造飯碗的工廠。研究表明,職業教育招生數占比每上升1個百分點,二、三產業吸納就業比重就上升約0.5個百分點。去年我國高職學生創業比例達到3.3%,機會型創業約占85%;中職學生合法從事個體經營的占14.59%,以其他方式就業的占14.3%,自主創業和參與創業開始蔚然成風,成為一大亮點。職業教育不僅是找飯碗的教育,更成為造飯碗的教育。
供服務,利民生
輕輕推動輪椅,系統響起“老人輪椅已移動”的提示聲;躺到床上,系統又提示“老人已臥床”;按一下床頭的按鈕,廚房的電飯煲就開始自動煮飯;腿腳不便的老人,小機器人還能夠把飯菜端到老人跟前。在北京豐臺職業教育中心,記者看到了物聯網專業學生自主研發的空巢老人監護系統,僅通過在輪椅、床板甚至垃圾桶上裝上感應器,就能夠隨時監控老人的活動,及時發現老人出現意外。
“很多老人不愿意使用最新的設備,一是經濟負擔,二是用習慣了自己以前的東西,不想再去適應新設備。”院長趙愛芹介紹說,“我們這套系統就解決了這兩個問題,很受老人歡迎。”目前,這套系統已經走入豐臺區芳古園社區的50多戶空巢老人家庭,下一步還要在豐臺區推廣,能夠幫助更多老人獨立生活、避免意外。
近年來我國服務業快速發展,家政養老服務、文化創意、體育健身等需要大量的專業技能人才。這就迫切需要加快發展職業教育,補足缺口,滿足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需要。《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就明確提出,要加快培養現代服務業人才,根據服務業加快發展的趨勢,逐步提高面向服務業的職業教育比重;重點加強服務金融、物流、商務、醫療、健康和高技術服務等現代服務業的職業教育,培養具有較高文化素質和技術技能素質的新型服務人才;深化文化藝術類職業教育改革,重點培養文化創意人才、基層文化人才,傳承創新民族文化和民族工藝,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2010年《教育規劃綱要》頒布后的5年里,職業教育共培養了5000萬名中高級技術技能人才,每年開展各類培訓達到2億人次,我國接受過專業技能培訓的勞動力逐年提高。職業院校不僅為學生解決了就業,更為百姓生活帶來了便利:在很多時候,去買首飾,提供珠寶鑒定的師傅來自職業院校;去全聚德吃飯,片鴨的師傅來自職業院校;配眼鏡,驗光師傅來自職業院校;去理發,剪頭發的師傅也是在職業院校學的手藝。可以說,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職校畢業生的身影。
職業教育問題關系億萬勞動力就業,影響億萬百姓日常生活,既是教育問題,更是重大民生問題和經濟問題。但當前職業教育的地位還沒有得到社會的充分認可,職業教育的發展還有很多障礙沒有解決。我們要在全社會營造“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行行出狀元”的濃厚氛圍,讓更多的人了解職教、接受職教,才能夠真正為年輕人打開成功成才的大門,為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