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申論者得天下,得文章者得申論”一篇好的申論文章定能幫助考生拿得申論高分。而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文章考查的不僅是一個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貫徹執行能力,更重要考查的是一個考生的文字表達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就是要求考生熟練使用指定的語種,運用說明、陳述、議論等方式,準確規范、簡明暢達的表述思想觀點。我們說申論語言是一種四平八穩、中庸的語言,這里考生一定要注意文章的語言寫作風格,因為申論文章不是語言優美、感情豐富的高考作文;不是專業性強、理性冷靜的學術論文;不是語言犀利、感情激烈的報刊雜文。
那具體怎么寫好一篇好的文章,在這里天津華圖教育備考專家給同學們介紹利用排比來增加文章的氣勢,也是一種靚文關鍵因素。因為文章中如果出現大量的排比句式,這樣的文章更加彰顯氣勢磅礴,是非常的大氣。給閱卷老師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也能使閱卷老師的心情比較愉快。
在申論文章中利用排比的方式,可以分為三種。分論點的排比、論據中的排比、不同詞性的排比等。
(一)分論點的排比
一篇好的申論文章一定是論點突出、觀點鮮明。分論點緊扣總論點。如果分論點利用排比的方式提出,那更容易給閱卷老師一個整體的好感,也避免文章給人一種零散的感覺,使每一個段落都圍繞著材料的主題以及作者的觀點而寫出的。
以“家底”為題,這篇文章的總論點不難提出,是“摸清家底為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那分論點我們就可以利用排比的方式,從政治、經濟、社會等這幾方面去展開。
(政治)摸清家底,有利于優化政府執政管理模式。
(經濟)摸清家底,有利于調整產業機構,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
(社會)摸清家底,有利于調整性別比例,維持社會的穩定。
(二)論據中的排比
論據中利用大量的排比,無非是一個得分點。論證方式在我們申論考試評分細則中往往占到12分左右。而利用大量的排比論據這無疑是一個非常得分的論證方式。
比如,針對“作風問題”這樣觀點的段落,我們就可以這樣寫:進一步加強思想作風建設,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這是解決作風建設的首要問題;進一步加強學風建設,勤奮好學,學以致用,這是解決作風建設的根本問題;進一步加強工作作風建設,聯系群眾,求真務實,這是解決機關作風建設的核心問題;進一步加強領導機關作風建設,發揚民主,顧全大局,這是解決機關作風建設的關鍵問題;進一步加強生活作風建設,情趣健康,追求高尚,這是解決機關作風建設的現實問題。
(三)不同詞性的排比
這里講的不同詞性的排比,說的是比如理論語句的排比、解決問題措施方面語句的排比。同理,在分論點以及論據的寫作時進行各種詞性的排比,達到一篇文章整體的磅礴氣勢。
領導人講話基本上都是一篇好的申論文章。比如習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中國這頭獅子醒了。努力實現“中法夢”,這一觀點的講話時,分論點是:1、中國夢是追求和平的夢;2、中國夢是追求幸福的夢;3、中國夢是奉獻世界的夢。這樣一種理論性的排比論證。
在“中國夢是追求和平的夢”,論證一分論點時就利用的排比論據,中國夢需要和平......;中國人民珍惜和平.......等。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