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一部獻禮畢業季的延時攝影專題片《石光漫步》一經推出,在校園內外引發熱烈反響,該片展示了唐島灣畔高等學府的魅力和活力。(圖為專題片片頭。)
(圖為三名大學生在唐島灣南岸拍攝校園日出。)
7月1日傍晚,《石光漫步》在薈萃廣場大屏幕首映后,在校園引發熱議。通過學校微信公眾號推出后,眾多師生、校友、社會人士在微信朋友圈、微博、QQ空間等網絡平臺轉發、評論,不完全統計的瀏覽量已超過20萬。(圖為專題片視頻截圖。)
《石光漫步》是一部延時攝影專題片,延時攝影是指以較低幀率拍下圖像,然后用正常或者較快速率播放畫面的攝影技術。簡單地說,呈現在視頻里面的幾秒鐘,用相機要記錄了十幾分鐘乃至更長時間。(圖為大學生拍攝了幾個小時的星軌畫面。)
《石光漫步》主要制作人員是三名大學生杜浩、鄧云強、李珂。為了尋找并記錄師生難見的美麗校園,三位攝影發燒友沒少下力氣、吃苦頭,他們爬樓頂、鋪軌道,追著天氣跑、坐等云霞飄。他們凌晨兩點出發,背著沉重的設備騎行到唐島灣對岸拍攝海上日出;他們在寒冬熬一個晚上等待城市的夜光淡去,拍攝星軌劃過石大美麗的夜空(這是大學生在生物工程與技術中心拍攝。)
《石光漫步》全片共110個場景,涵蓋了從南門唐島灣的日出,到創造太陽雕塑上空劃過的星軌,從寧靜神秘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到活力四射的運動場,記錄了講堂群的書聲瑯瑯、實驗室的孜孜以求、交響音樂會的高雅唯美,有三才和韻的偉岸、石油女神的端莊、愛因斯坦雕像的睿智、楊光華先生雕像的和善可親(這是專題片展示的校園多個場景。)
這半年,如果找不到我,我要么在拍延時,要么在去拍延時的路上。專題片導演杜浩開玩笑說。歷時8個月的拍攝過程中,他們先后在校園內外累計拍攝照片兩萬余張,歷經幾十個夜晚的后期處理、合成、渲染。(圖為杜浩在圖書館拍攝。)
拍攝和制作過程中,學生記者充分發揮在策劃、創意、攝影、文字、美工、視頻等方面的特長,形成了合作團隊,即使沒有參與專題片的學生記者也紛紛為專題片的拍攝出點子、做貢獻。負責專題片文案的張高飛,為了文字和畫面完美結合,在專題片定稿前一天從晚上八點反復播放視頻直到凌晨兩點,終于打造出了情景交融、詩畫合一的效果。(圖為大學生在學校北門拍攝。)
正是青年學生以對石大的熱愛之情,發揮其在影像傳播和創意策劃等方面的特長,用專題片的形式向畢業生獻禮,向社會推介自己熱愛的中國石油大學,才打造出一部氣勢恢宏、在校園內外產生廣泛影響的大片。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