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地培養公能兼濟的復合型外語人才,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不斷探索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緊密結合、良性互動,合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育人有效模式。目前,經過全面整合重組,學院相繼成立輻射本碩博、聯動全院師生、打通專業局限的四大中心:新媒體中心、學術翻譯中心、創新實踐中心和職業發展中心。切實以學生為本,為學生服務。
新媒體中心:領思想,重回音,發出讀圖時代的外院之聲
結合新媒體的發展和學生的實際發展需要,學院積極開辟網絡交流平臺,開展思想引領和外語專業的特色推送。學院在全國高校中率先成立了小語種微信平臺,定時向社會大眾推送小語種學習資料,獲得了社會好評和媒體的廣泛關注,人民日報、China daily、天津日報、每日新報、渤海早報等多家媒體及中國在線、天津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等網絡媒體,紛紛報道學院微信小語種課程的相關信息。
此外,學院的微信平臺還推出兩會微信報小語種語音微信導游語知問答等項目,將學生學以致用、服務社會的需求實體化的同時,提高外語學生的專業影響力和知名度。自成立至今,關注量已超過4000。
學術翻譯中心:學以致用,提高外語+的社會服務效用
為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翻譯實戰能力,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知外語、服務社會的意識,學院引導學生自主建立學術翻譯中心,承擔起譯員的課外培訓和對外的翻譯實踐任務。
學術翻譯中心每年從學生中招募精通英、日、俄、法、德、西班牙等多語種的翻譯學生團隊,利用學院的同傳教室和教師資源進行嚴格選拔和專業化培訓,外請翻譯專家進行講座和交流學習。
學術翻譯中心的另一項業務就是積極開拓為學校和天津市的各類大型外事活動提供口筆譯專項服務,如國際行動理事會、大運會等,在實踐中提高學習熱情和興趣,檢驗學習效果,同時促進學生學以致用,服務社會。
創新實踐中心:打造眾創精神,青春在實踐中閃光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思想引導下,學院積極籌建依托專業,輻射360度的創新實踐中心。該中心用實踐探索創新,用創新探索創業。
依托專業學科特色,學院啟動公能素質教育創新研究項目,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研究和自主創新;中心與學院學生科技協會聯合,共同舉辦學院創新教育文化節系列活動,邀請學生創業典范進行經驗分享交流,為有創業想法的學生提供創業輔導和支持。大力做好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宣傳動員和支持工作,倡導學生利用寒暑假社會實踐機會,開展360行業全體驗、義工服務、外語教學等項目,提高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職業發展中心:告別畢剩客,生涯指導全程化
面對當下日趨嚴峻的就業形勢,為切實滿足學生職業發展的支持需求,學院聯合天津HRCLUB,聯動校內外資源建立職業發展中心。
職業發展中心一方面聘請校內外智庫生涯導師面向學生進行針對性指導,校內導師均為已通過全球生涯教練(BCC)培訓的專職輔導員,校外導師均為行業或企業精英,根據年級情況、專業背景、求職需求等方面定制分層分類全程咨詢和指導;另一方面根據不同專業學生的不同需求,職業發展中心定期舉辦不同類型企業的求職交流會、求職信息推送、實習信息推送,并舉辦社會資源大講堂、外語類人才雙選會和名企參觀等活動。
從需求調研到制定課程,從市場開發到資源整理,從信息發布到活動組織,職業發展中心將自身定位為學生自我服務平臺,中心的每一項工作,每一個環節都將努力實現自助助人。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