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表示,經濟增速放緩,就業總體平穩
大部地區崗位需求多于求職人數
就業政策4.0版把鼓勵創業和促進就業更好地結合在一起
核心閱讀
雖然近期經濟增速放緩,但就業形勢總體比較平穩,主要體現在失業率處在較低水平,人力資源供需基本平衡,高校畢業生就業等指標穩定增長。
經濟下行壓力對就業影響已經開始顯現,人社部門密切關注新情況、新問題,把鼓勵創業和促進就業更好地結合在一起,以創業帶動就業。
國務院最近出臺《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意見》將從哪些方面促進就業、鼓勵創業?不同就業群體將得到哪些實惠?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信長星5月26日做客中國政府網,解讀就業新政。
積極就業政策升級為4.0版,把穩定和擴大就業作為經濟運行的下限
信長星介紹說,《意見》是指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就業創業工作的綱領性文件。
“2002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做好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工作的通知》,以此為標志,確立了中國特色的積極就業政策。如果把這個文件比作積極就業政策的1.0版的話,2005年到2008年間,相關的幾個文件對積極就業政策的拓展、充實和完善,就形成了積極就業政策的2.0版。到2009年,在應對金融危機時形成了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可以說是3.0版。現在這個文件,是4.0版。”信長星認為,新政策的最大亮點就是把鼓勵創業和促進就業更好地結合在一起,是新一屆政府提出的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引擎在政策上的具體化。
積極就業政策4.0版的核心內容是什么?信長星表示,首先,《意見》圍繞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提出要把穩定和擴大就業作為經濟運行的下限,同時要求積極預防和調控失業風險,提出要將現行的失業保險穩崗補貼政策從面向三類企業擴大到面向所有符合條件的企業。第二,圍繞著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包括降低創業的門檻,打造眾創空間,拓寬融資渠道,加大減稅降費的力度,鼓勵包括科研人員、大學生、農村勞動力等各類群體創業創新等。第三,針對各類重點群體就業提出了新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幫助就業困難人員方面,以及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退役軍人就業和殘疾人就業提出了新的要求。第四,在加強就業服務和職業培訓方面也都提出了新措施。
融資難是許多創業者遇到的最大困難,《意見》從多方面提供便利。
人社部勞動科學研究所所長鄭東亮介紹說,《意見》提出,要利用財稅政策支持風險投資、創業投資、天使投資等擴大創業投資規模。其次,今后將加快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新興產業創業引導基金,通過這兩個基金帶動更多的社會資本投資于中小企業的創新創業。
鄭東亮說,《意見》明確發揮資本市場的作用,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包括對創業板資本市場的改革,開展股權眾籌融資試點,包括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等方面,通過多渠道來支持大眾創業。《意見》還提出要支持創業擔保貸款發展,貸款最高額度由原來根據不同的群體的5萬、8萬、10萬元不等,現在統一為10萬元。特別是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人員、復轉軍人、就業困難人員等,在創業時都可以利用這個渠道申請創業擔保貸款。
將把調查失業率作為宏觀調控重要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
經濟增速放緩,就業有何變化?
信長星介紹說,當前就業形勢總體比較平穩。這主要體現在:第一,失業率處在較低水平,一季度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05%,從領取失業保險金的人數來看,變化幅度也不大;第二,從人力資源市場供求來看,供需基本平衡,大部分地區和城市求人倍率在1以上,就是崗位需求多于求職的人數;第三,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困難群體就業等幾項指標,根據月度統計,在穩定增長。
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就業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主要表現為用工需求不旺,有所減少。同時,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信長星強調,這屬于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的正常現象。在此過程中,一部分企業要退出市場,一部分企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必然伴隨著階段性的陣痛和從業人員的調整。此外,從1—4月份的統計來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略有減少,一部分企業反映穩崗壓力加大,一些崗位在流失,這需要引起關注。
“相對經濟運行情況來講,就業變化有一個滯后性。經濟下行對就業的影響已經開始顯現,下一步會出現什么情況和變化,我們會密切關注。按照中央的部署,抓好政策落實,加大工作力度,特別是在結構調整、化解產能過剩過程中,把下崗失業人員工作和就業困難人員工作做好,努力穩定就業形勢。”信長星表示。
鄭東亮認為,促進就業的根本還是靠經濟發展。但同時擴大就業也有利于穩增長、惠民生。國務院強調,要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就是要把就業創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優先的位置,實現經濟增長和擴大就業的良性互動。
良性互動將從五方面著力。一是把穩定擴大就業作為經濟運行合理區間的下限,同時把城鎮新增就業、調查失業率作為宏觀調控的重要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年度計劃。二是合理確定經濟增長速度和發展模式,科學把握宏觀調控的方向和力度,以穩增長促就業。三是在宏觀經濟政策方面,加強財稅、金融、產業、貿易和就業政策的有效銜接。四是要建立公共投資和重大項目帶動就業的評估機制,同等條件要對帶動就業多、崗位質量好的項目優先安排。五是發展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產業和企業。
去年在工商部門新登記開辦企業的大學生將近48萬人,增幅達到33%
互聯網創業門檻低,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創客”。互聯網創業,有哪些優惠?
鄭東亮介紹說,為鼓勵創業就業,國務院專門發文,明確了電子商務領域就業創業的一些扶持政策。主要包括,工商登記的網絡商戶可以同等享受創業就業的扶持政策,涵蓋支持創業的稅費減免、創業擔保貸款和貼息、創業培訓、創業服務等。如果是小微企業并且吸納就業,可以享受稅費減免、社會保險補貼、培訓補貼和職業技能鑒定補貼等。沒有工商登記的網絡商戶可以享受靈活就業的扶持政策,包括就業困難人員、高校畢業生從事靈活就業的社會保險補貼,創業培訓、創業服務等。
同時要加強網絡創業人員勞動權益保障工作,一方面是引導商戶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沒有工商登記的商戶可以參照《勞動合同法》簽訂民事協議。另一方面,在社會保障上盡可能把創業者、就業者納入社會保險覆蓋范圍。沒有登記的網絡商戶的從業人員可以按照靈活就業人員參保,讓盡可能多的從業者、創業者進入社會保障范圍,給他們的權益以應有的保障。
當前正逢大學生畢業季,有數據顯示,今年共有749萬高校畢業生。信長星介紹說,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特別是隨著企業用工減弱的趨勢,再加上今年畢業生數量有所增加,當前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方面的任務非常艱巨繁重。國務院此次出臺的《意見》專門針對高校畢業生就業提出了一系列新措施。具體包括:其一,鼓勵和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城鄉基層就業,落實學費補償、助學貸款代償政策等等。其二,鼓勵企業吸納就業。通過開展就業見習,讓高校畢業生更多地了解中小企業,同時將“小微企業新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享受一年社保補貼”政策確定為長效性政策。其三,鼓勵創業。其四,加大對困難學生的幫扶力度,將求職補貼調整為求職創業補貼,范圍擴大至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畢業生。
信長星透露,正在推進的“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效果良好。2014年全國大學生創業人數明顯增加,當年在工商部門新登記開辦企業的大學生將近48萬人,比上年度增加12萬人,增幅達到33%。其中,應屆畢業生和在校生創業增幅高于往屆;中西部創業的大學生增速高于東部。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