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浙江省積極推進全科醫生人才培養,全面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
提升醫學專業建設水平。結合浙江省高校專業發展規劃編制工作,推動各校集中優勢資源,促進臨床醫學類專業結構優化。支持溫州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作為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支持寧波大學、溫州醫科大學和浙江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的臨床醫學專業立項建設省級優勢專業。支持浙江中醫藥大學、溫州醫科大學仁濟學院、嘉興學院和浙江中醫藥大學濱江學院的臨床醫學專業以全科醫學為專業建設重點方向立項建設省級新興特色專業。目前,全省共有16所本科院校設置了臨床醫學五年制專業,在校生14304人;4所本科院校和2所高職高專院校設置了臨床醫學三年制專業,在校生2505人。浙江大學設置七年制臨床醫學專業,提高醫學類人才的培養水平和層次。
改革醫學人才培養模式。以面向浙江區域醫療衛生急需的臨床醫學專業或全科醫學方向為重點,提升學生醫學素質和醫學實踐能力。引導醫學院校和涉醫院校構建5+3為主體的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體系(五年醫學院校教育+三年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培養高水平醫師。適應國家醫學創新和國際競爭對高水平醫學人才的要求,深化長學制臨床醫學教育改革,培養少而精、國際化的醫學拔尖創新人才。適應農村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需求,適量保留三年制臨床醫學教育,培養農村實用型衛生人才。引導高等醫學院校把全科醫學知識教育與技能培養作為一項基本任務,并將全科醫學作為本專科教育的必修課程。
完善定向培養工作機制。自2007年起,開展定向培養農村社區醫生試點工作,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招錄、培養、使用的一體化政策,培養人數每年增長20%以上。深化定向培養教育教學改革,實施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教學計劃。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推動學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實行學校、政府、行業三方聯合的校地共育培養形式。在定向培養中,積極開展早期接觸臨床與社區實踐,建立與社區衛生服務能力培養要求相符的實踐教學體系,探索集預防保健、診斷治療、康復、健康管理于一體的全科醫生人才培養模式。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