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感謝母校深厚的人文底蘊,感謝大家與我一同分享這一喜悅的時刻。”5月9日,隨著紅色幕布徐徐落下,萬林藝術博物館盛裝亮相,開館儀式上,陳東升表達了自己激動的心情。“聚變:1930年代以來的中國現當代藝術”展同期開幕。
我校杰出校友、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東升及其母親段士英女士,博物館設計者、著名建筑師朱锫,博物館承建方中建三局董事長陳華元校友,湖北省政協副主席王振有,省政府副秘書長、駐京辦主任何光中,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工商聯黨組書記曹立明,省工商聯主席楊玉華,泰康人壽總裁劉經綸,以及藝術家代表、美術館界代表、企業家代表,校長李曉紅,副校長李斐、談廣鳴,黨委常委、總會計師應惟偉,我校相關部門負責人、師生代表等出席開館儀式。
陳東升表示,捐贈博物館是他長久以來的夢想,艱辛創業二十余載,他一直心系恩師,難忘母校。他希望與校方一同努力,通過引進優秀作品、舉辦聯展等方式,將其打造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的當代藝術重鎮。
接過象征著打開藝術殿堂大門的“金鑰匙”,李曉紅難掩激動。他指出,這塊“飛來石”盡顯陳東升回報母校的赤子心,也必將成為學校地標性建筑,產生深遠影響。他強調,萬林藝術博物館會一直免費向社會開放,學校也將承擔更多社會責任,使高校博物館充分發揮文化育人功能。
隨后,李曉紅代表學校向陳東升頒發捐贈證書。據了解,該館由陳東升個人出資一億元人民幣捐建,開創了國內大學校友個人出資捐建專業水準藝術博物館的先例。此外,他還捐贈價值約3000萬元的藝術品啟動館藏建設。
作為萬林藝術博物館的開館展覽,“聚變:1930年以來的中國現當代藝術”精選了泰康藝術收藏中70余件(組)作品,包括著名畫家吳作人的《戰地黃花分外香》、油畫巨擘靳尚誼的《毛主席全身像》、著名畫家陳逸飛的《黃河頌》等,分油畫、攝影和新媒介三個板塊。
萬林藝術博物館選址珞珈山麓,位于新圖書館和校園中心湖之間,是學校教學科研、行政管理、學生活動的中心區,也是學校早期建筑和自然人文景觀的中心區。建筑面積約8410.3㎡,地下一層,地上三層,高達28米。
該建筑成就了“國內第一”的建筑難度——總長度78米,前端懸挑跨度達48米,大半樓體處于懸空狀態,像一塊天外飛來的巨大隕石。設計師朱锫介紹,該館設計遵循“借武漢大學山水之形,寫武大人創作之韻”的理念,展現“石形水界”造型的現代藝術美。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