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沈躍躍率執法檢查組考察武漢大學梁子湖國家野外站,肯定了梁子湖水污染治理模式,希望把它推廣向全國。
沈躍躍一行首先參觀了實驗水泥池、實驗平臺和水生植被生態恢復區,詳細了解水生植物水質凈化和外來種入侵的研究情況。野外站經過十余年的恢復研究,2010年梁子湖湖區水生植被覆蓋率已達80%,水質穩定二類;2011年全國重點湖泊生態安全調查與評估驗收會,梁子湖獲得“最安全”的評價。
聽取站長于丹教授關于定位監測、生態修復研究、社會服務、水生態治理與保護的思路和建議匯報后,沈躍躍高度稱贊該站對梁子湖生態保護所做出的貢獻,希望把梁子湖生態修復成功經驗推廣全國,為國家水污染治理做出更大貢獻。
全國人大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環資委副主任委員羅清泉,環保部副部長翟青,全國人大環資委副主任委員、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專項技術總師、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孟偉,香港立法會前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范徐麗泰,全國人大環資委委員蒲長城以及省市領導一同考察。
據悉,1992年,武漢大學研究團隊進駐梁子湖,于丹帶領研究生進行定位觀測、水生植被重建、湖泊生態修復和水質凈化研究,大量播撒水生植物種子和無性繁殖體,重建水生植被20余萬畝。該站進行水生植物強化種植,尤其首創冬季種草形成四季“全天候”種植模式,并創建了一批水生植物種植的新技術與新方法,顯著提高了植物成活率和群落生物量。2014年上半年梁子湖透明度達250cm,為全國湖泊富營養化治理與洪水后生態修復提供了示范模式。該站于2014年獲湖北省環境保護政府獎。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