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實施
“中國特色、世界水平”是當前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新目標,也應該是所有高職院校發展的努力方向。“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既給實現這一目標提供了機遇,也給高職院校提出了新要求。如何結合自身特色和實力,不斷辦出“中國特色”,在特色的基礎上達到“世界水平”,更好地助力“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實施,是眾多高職院校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作為國家首批建設的示范性高職院校,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多年來持續開展面向發展中國家的職業技術教育援外培訓,取得了突出成效。
中國職教的品牌被“一帶一路”國家所認可
作為商務部唯一的“中國職業技術教育援外培訓基地”,寧波職業技術學院自2007年以來先后承辦了44期發展中國家港口管理、汽車產業、職業教育管理等研修班,已經累計對緬甸、泰國、坦桑尼亞、贊比亞、肯尼亞、埃及等100多個“一帶一路”沿線的發展中國家近1000名產業界官員、職業教育官員和教師進行了培訓。由中國職教領域知名專家、學者,以及具有典型辦學特色的高職院校院校長組成的講師團,向各國學員展示了中國高職教育發展的理念和成就。培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引起較好的國際反響。來自塞內加爾教育部的官員說:“希望寧波職業技術學院進一步訪問亞太地區和非洲國家,更好地了解當地院校的辦學情況和經濟發展需求,討論合作事宜。合作領域可包括經貿發展、師資培訓、設備設施、校企合作等等。”2012年,喀麥隆杜阿拉大學朱爾斯·阿蘇穆博士在第三屆國際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大會上指出,以寧波職業技術學院為代表的一批中國高等職業院校,在國際職業教育改革交流當中起到了非常好的引領作用。中國職教的品牌魅力正通過援外培訓逐漸彰顯。
中國制造的品質在“一帶一路”國家中更深入人心
高職援外培訓緊緊圍繞地方、區域產業發展需求,將培訓項目逐步從職教領域拓展至汽車、設備、制造等產業領域,助推中國制造“走出去”戰略。參訪中國企業、實地感受中國制造的品質和魅力,是援外培訓的常設課程;“以培訓帶交流、以交流促合作、以合作興發展”,已成為援外培訓水到渠成的“課外成果”。各國學員多次參訪中國海天集團、中國亞龍科技集團、中國吉利汽車、浙江寧波港、上海洋山港、遼寧營口港、山東日照港、青島港等著名企業和港口,對于我國制造業的發展,以及沿海地區港口的發展有了較為深入的了解。“中國制造”的日益強大引起各國學員的極大關注,中國港口的管理模式引起了學員的學習熱情。部分學員當場表示,回國后要積極推動本國企業與中國企業合作,引進中國的生產設備和產品;96.5%的學員認為中國港口物流發展的經驗對自己的工作幫助極大,并希望在各自的國家加以實踐,也希望能有機會與相關城市開展經濟合作。在援外受訓學員的推動下,2011年6月寧波市政府率團訪問墨西哥,進一步開拓與墨西哥的經貿、教育合作,并與墨西哥杜蘭戈理工大學和杜蘭戈技術學院簽訂了合作協議,通過發展職業教育為當地企業培養高技能人才,積極推動兩地企業增進交流,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中國文化的魅力在“一帶一路”國家中進一步提升
文化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體現,文化交流是“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文化認同和理解是援外培訓的重要使命之一。寧波職業技術學院為參加援外研修班學員特別開設了“中國歷史”“中國的國情”“中國人與哲學”等課程,使學員對中國以及中國人民有了更客觀、全面的了解。獨具特色的中國元素體驗課程,如剪紙、中國功夫、茶藝、書法等,讓學員們身臨其境,體驗中國的魅力文化。學員們在體驗過程中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豐富多樣。學員們練書法,習武術,巧剪紙……體驗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既豐富了業余生活,又深化了援外內涵,促進了學員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和認同。
“走出去”援助將是學院職教援外發展的重要突破口。2013年4月,教育部職業教育中心研究所、寧波市教育局、寧波職業技術學院三方聯合成立“發展中國家職業教育研究院”,積極開展發展職教援外項目、中國產業發展和職業教育研究,為走出去辦學提供支持。在深入調研和論證的基礎上,2015年學院將與浙江天時國際有限公司合作在貝寧建立職業技術教育培訓中心,逐步開設電子技術應用、摩托車維修和小型發電機維修、電梯維護、建筑設計與施工等與當地產業發展和民生需求緊密相關的課程,在為海外中資企業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的同時,直接服務當地人力資源的開發,助力“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