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BBC廣播5頻道 live節目,有十分之四的大學新生抱怨學費太高,認為自己所上的課程不值這么多錢。只有剛過一半的新生認為大學課程很有價值,另有8%的新生則表示不確定。在對1,004名畢業班學生的調查中,只有46%的學生稱愿意再上一遍自己上過的課程。
該研究由ComRes在五月一日到七日之間完成,關注的是2015年進入最后一年學位課程的大學生群體。這是第一屆支付9,000英鎊學費的大學生,是2012年前的三倍。當時很多評論者曾預測說,由于學費上漲,學生數量將會減少,但結果并非如此。
該調查還發現,專業不同,學生對自己課程的評價也不同。
有三分之二攻讀科學、技術、數學和工程的學生認為他們的課程很有價值,這些專業一般需要大量實踐教學和教師的親自指點。只有44%的人文和社會科學的學生認為他們的課程很有價值,這些專業的老師往往沒有很多直接指導學生的時間。
此外,有八分之一的學生表示,如果再做一次決定,他們還是會選擇上大學,不過可能會另選專業。只有3%的學生表示他們不會再選擇上大學。有58%的學生覺得他們的課程多少為他們的未來準備了一些東西。
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主任希爾曼(Nick Hillman)告訴5頻道的live Breakfast節目,付9,000英鎊的學生與付3,000英鎊的學生,以及學費全免的學生,態度是不一樣的。他表示,由于政府撥款減少,而學生的要求更多,大學現在面臨資金不足的問題。他認為,學校應當能夠開誠布公地告訴學生,他們的錢到底去了哪里。希爾曼還強調說,由于學費漲高,現在學生傾向于選擇那些與工作更緊密相關的專業。
另一方面,大學組織Universities UK則表示,根據最近的全國學生調查,有86%的學生對自己的課程感到滿意。
近日英國高校已經開始調整對高等教育學府的審查與評價標準,取消了一系列常規的審查制度轉而將重點放在以學生為核心的需求上。由此可見,努力改進學生的學習體驗以及了解畢業后的就業反饋將成為英國高校教育考核學校的重要標準,這也能從側面說明為何英國高校申請率在高學費的前提下仍然居高不下。但是光有關注可不行,之后進行怎樣更加符合學生需求的課程設置,讓學生真正體驗到課程價值必須成為英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重點問題。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