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籌備委員會公布了通過2014年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105所高校及專業名單,我校“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順利通過認證。據悉,參加本輪專業認證的有全國相關高校的138個專業。
我校“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于2011年通過了首次認證。在第一次認證結束到第二次認證通過之間,我校機自專業全方位地開展了一系列持續改進工作:
課程體系方面,機械工程學院本著“持續改進、動態完善”的課程體系建設理念,廣泛征求行業、企業專家和校友意見,結合專業的行業特色和辦學特色,對專業人才培養定位和培養模式進行深入探討與交流,進一步細化和完善了培養方案,構架了科學系統的教學計劃和“以學生能力為導向”的培養體系,修訂了符合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的課程大綱,實現了課程知識點與畢業要求指標點的對應,明確了各個教學環節與畢業要求的對應。通過產學研合作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驗教學內容,開發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實驗設備和項目,建設了適應重型機械行業和制造業發展的特色實驗平臺。課程體系有力地支撐了學生能力的實現問題,增強了專業方向特色,拓寬了專業培養口徑。
師資隊伍方面,構建了一支由“全國優秀教師”、“教學名師”、“首席學科帶頭人”領銜,理論課程教師與實驗技術人員、專職與兼職、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實驗教學與科學研究相結合實驗教學隊伍。本著“引進與培養并重,競爭與激勵兼顧”的原則,引進博士充實隊伍。鼓勵中青年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在職進修,引導和激勵高水平教師積極投入實驗教學,促進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融合。定期舉辦校院兩級“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校工會舉辦“實驗教學基本功競賽”,不斷提高教師理論與實驗教學水平,進一步形成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機制和氛圍。
課程改革方面,工程圖學類課程作為工科類本科生的核心專業基礎課程,學院組織開展了工程圖學類課程教學改革研討,通過本次課程改革研討有助于帶動所有其它課程改革的開展,增強工程圖學類課程對學生工程實際應用綜合能力的培養,通過明確課程知識點與學生能力培養的對應關系,提升授課教師的教學理念,提高教師的教學與教研能力,拓寬課程體系與專業課程結構的銜接和圖形圖像學與圖學的滲透關系,同時有助于實現學歷教育與技術培訓的有機結合。
特色教育教學活動方面,本著“育人為本,教師先行”的師資建設理念,機械工程學院注重加強交流學習、促進師資建設,啟動了“提升教學理念、提高教學能力”系列專題講座,涵蓋內容從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到專業持續改進、從專業建設到課程建設、從教學課題研究到教學成果申報、從青年教師教學示范到名師教授教學示范,等等,講座主題和內容設置涉及了教師教學工作中應該全方位面對和思考的共性問題和核心問題;“提升教學質量、促進教學相長”系列專題活動,比如印發使用《機械工程學院教學日志》、《機械工程學院教學入門》手冊、《國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基本知識50問》、《每周一講“專業主題交流”》等。機械工程學院2014年組織全院教師積極開展教學研究,征集涉及專業建設、課堂教學、實驗教學、實驗室建設等教學論文專輯36篇。
學生創新競賽方面,成效明顯。學校、學院制定出臺了相關教學管理文件,支持教師積極參與指導學生創新項目或創新競賽,為學生參加各類創新大賽提供了實踐平臺和激勵措施,成立機械工程學院大學生創新中心,制定了校院兩級學科競賽管理辦法,2013年起連續兩屆舉辦了太原科技大學首屆機械創新大賽和首屆成圖技能大賽等,2014年學院學生累計參加各類科技創新競賽或活動上千人次,相繼獲得各類各級獎項三百余人次,各類國家級競賽獲獎明顯高于往年。
支持條件方面,在硬件建設中注重將新科研成果轉化為自主研制實驗設備,校內一些國內領先的特色實驗平臺大多來自科技成果的轉化。完善了“四大平臺-三個層次-模塊化-開放式”的實驗教學新體系,開設試驗項目總數126項,其中綜合性、設計性、創新性實驗項目數86項,所占比例68%,為102項“大學生創新性實驗項目”提供了支撐。實驗教學內容改革突出工程背景與實驗教學內容相結合。獲批了省虛擬實驗中心。實訓基地建設方面2013年獲批“太原科技大學——太原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國家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同時新增上海科大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天津港口集團、常州常礦起重機械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
成果列舉:本專業參與學校與中國機械工程學會、英國機械工程學會、美國機械工程學會聯合主辦,中國科技學技術協會、中國工程院聯合指導聯合承辦 “2012國際機械工程教育峰會”,建設期間,相繼獲批為教育部本科質量工程“專業綜合改革試點、獲批建設了1門教育部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程《人類力量與智慧的延伸-物料搬運裝備》、4門山西省精品資源共享課程《金屬結構》、《起重機械》、《物料裝備》與《工業車輛》,構建了起重機械專業方向精品共享課群、1個國家地方聯合建設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1個院士工作站、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虛擬實驗中心等。同時獲批多項國家大學生創新計劃項目,2014年國家級學生創新競賽成績明顯突出。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從實質上來說,是“全面專業建設+系統教學研究+持續改進機制”的一體化,是促進宏觀層面的專業建設和微觀層面的課程建設的有效結合。圍繞專業認證工作,加強全方位專業辦學,最終受益的是全體學生,為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提供了路徑和保障。此次通過認證,是對我校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建設工作的充分肯定,必將影響我校其他專業的持續改進與發展,也將成為我校今后專業建設、學科發展在體制機制建設中的寶貴經驗。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