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上午10時,北京人民大會堂喜氣洋洋,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隆重召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劉云山、張高麗等親切接見了獲獎代表。習近平總書記為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于敏院士頒獎,李克強總理作重要講話。
聶秋華教授帶領團隊歷時10年研究的 《新型紅外硫系玻璃制備關鍵技術及應用》(完成人:聶秋華、戴世勛、徐鐵峰、沈祥、王訓四、姜杰(云南北方馳宏光電有限公司))項目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至此,寧波大學成為我省繼浙江大學之后,第二個囊括代表國家最高科技水平三大獎項 (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的高校,為學校建設特色鮮明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硫系玻璃是一類以硫、硒或碲元素為形成體的非氧化物光學材料,具有優良的透紅外特性和較小的折射率溫度系數,被視為新一代紅外透鏡材料,可廣泛應用于民用和軍用紅外熱成像儀領域。由于缺乏核心制備關鍵技術,硫系玻璃在我國紅外光學系統中的規模化應用受到極大限制。本項目發明了硫系玻璃的原料整體蒸餾提純和熔制為一體的制備技術,解決了140mm口徑高光學均勻性玻璃制備難題;發明了多光譜和透遠紅外新型多波段硫系玻璃體系;發明了硫系玻璃內部條紋和缺陷的表征、應力和損耗測量的方法及裝置。開發了系列大口徑高質量鍺銻硒等新型硫系玻璃及紅外鏡頭,并實現了規模化生產。
項目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1項,授權國防專利9項,發表論文74篇,被SCI收錄62篇,參與制定行業標準1項。項目整體技術在云南北方馳宏光電公司等單位進行了技術成果轉化,建立了硫系玻璃及鏡頭的規模化生產線,并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據悉,目前開發出的100余款紅外硫系鏡頭產品已供應于美國波音公司等在內的30余家單位,部分產品應用于我國國防關鍵領域重點武器型號樣機上,未來幾年將把硫系玻璃在車載夜視應用進一步推廣。該項目成功實施大幅提高了我國紅外鏡頭產業的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201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46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45項;國家技術發明獎70項,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67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202項,其中特等獎3項,一等獎26項,二等獎173項。
1月7日下午,聶秋華教授參加了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媒體集中采訪會,會上,他作為7名獲獎項目代表之一向媒體介紹了獲獎項目的亮點、特色及應用情況。聶秋華教授最后表達了他的獲獎感言:感謝國家給項目團隊這么高的榮譽,從事科研工作需要堅持和奉獻的精神,今后要百尺竿頭,繼續努力,爭取獲得更大的成績。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科技日報、香港文匯報等24家媒體聚焦集中采訪會。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制度是我國科技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具體體現。(下轉第3版)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