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基說:“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容易被人忽視,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時間。”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時間見證了我們的艱苦奮斗,離合悲歡,然后,隨風順水,悄然而逝。
時間都到哪兒去了?空自嘆息是徒勞的,該過去的總會過去。我們不可能永遠停留在某個時間,也不能讓時間停下它匆匆的腳步。即使我們停下了腳步,時間仍舊會永遠地流逝著,流逝著……我們無法改變過去,預知未來,但我們能把握當下,與時間賽跑,追逐屬于自己的夢想。
技不在高而在德,術不在巧而在仁。胡佩蘭,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70歲退休之后,患有嚴重腰椎間盤突出的她,進出都要坐小推椅。她不缺錢,本應該在家享受生活,頤養天年,卻因不想讓時光空流逝,20年堅持每天出診。意外出現在 2013 年7月,98 歲的胡佩蘭
心臟病突發。然而經搶救后,第二天她依然準時到醫院坐診。她看的是病,救的是心,開的是藥,給的是情。她這種不浪費一點時間的精神讓我們深深地感動,而她持之以恒的耐力更是讓我們由衷欽佩。
殘年風燭,也要竭盡全力發出微光,用蒼老的手,在人間寫下大愛。劉盛蘭,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73 歲的時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即使擁有“五保”,生活依舊艱辛,但勉強維持一個人的平淡的日子還是可以的。然而,他不想讓時光空流逝。每天清早起來,弄點簡單的飯菜,他就騎著自行車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撿回一大堆破爛。他 17年未嘗肉味,沒添一件新衣,“吝嗇”得連一個饅頭都舍不得買,可捐資助學總計達 7 萬多元,資助了 100 多個學生。劉盛蘭一直不肯進養老院,這樣能拿到每年 4000元的生活補貼,這些錢他也全部捐給了貧困學生。病弱的身
軀,高貴的心靈,他以九旬的高齡俯視生命。他珍惜時光和崇仁厚德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是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說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一書的主人公保爾 · 柯察金就是作者的化身,表達了作者不向命運低頭的革命精神。更告訴我們現在的年輕人,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只要自己不屈服,就可以創造奇跡。因此,浪費時間就是浪費生命,就是放棄奇跡,放逐理想。
跋涉在時光里,我們都曾經歷徘徊與低迷。仔細回想那些悄然而逝的過往,曾經浸淫其中的點點滴滴,遺憾難免,機緣亦存。然而,逝者已矣,來者可追。若不想讓昨天的無奈一再重演,我們就要牢牢把握現在,著眼未來,別再讓時光空流逝。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