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ddhtb"><video id="ddhtb"><thead id="ddhtb"></thead></video></cite><var id="ddhtb"></var><var id="ddhtb"><video id="ddhtb"><listing id="ddhtb"></listing></video></var>
<var id="ddhtb"><strike id="ddhtb"></strike></var>
<cite id="ddhtb"><video id="ddhtb"><menuitem id="ddhtb"></menuitem></video></cite><cite id="ddhtb"><video id="ddhtb"></video></cite>
<var id="ddhtb"></var>
<cite id="ddhtb"></cite>
<menuitem id="ddhtb"></menuitem>
<var id="ddhtb"></var>
<menuitem id="ddhtb"></menuitem><ins id="ddhtb"><span id="ddhtb"></span></ins>
<var id="ddhtb"><strike id="ddhtb"><listing id="ddhtb"></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ddhtb"><video id="ddhtb"><thead id="ddhtb"></thead></video></menuitem><menuitem id="ddhtb"><span id="ddhtb"><thead id="ddhtb"></thead></span></menuitem>
<ins id="ddhtb"><noframes id="ddhtb">
<menuitem id="ddhtb"></menuitem><var id="ddhtb"></var>
<var id="ddhtb"></var>
<var id="ddhtb"></var>
<menuitem id="ddhtb"></menuitem>
<var id="ddhtb"><span id="ddhtb"><var id="ddhtb"></var></span></var>
<var id="ddhtb"></var><var id="ddhtb"><video id="ddhtb"></video></var>
<menuitem id="ddhtb"></menuitem>
 
2015事業單位招聘題庫【法律常識】

首頁 > 

公務員

 > 北京

 > 2015事業單位招聘...

2015事業單位招聘題庫【法律常識】

1.有關《行政許可法》,下列哪一項說法是不正確的?( )

A.國務院可以通過決定的形式設定許可

B.部門規章可以設定臨時的行政許可

C.省級政府規章可以設定行政許可

D.國務院批準的較大市的人大常委會可以通過地方性法規的形式設定許可

2.張某家住北京市東城區,在朝陽區有一處商業用房,市拆遷辦(在西城區)決定對其房屋拆遷,張某不服,訴至法院,應由( )受理。

A.朝陽區法院 B.東城區法院

C.西城區法院 D.以上三個法院都可以

3.A縣環保局在環境執法中,發現B企業存在私自排放污染物的行為,經過其上級環保行政主管部門C市環保局的批準,決定對B企業罰款10萬元,罰款單蓋上A縣環保局的公章。B企業對此行政處罰不服,為此,B企業提起行政訴訟。被告是( )

A.A縣環保局 B.C市環保局

C.A縣環保局或者C市環保局 D.A縣環保局和C市環保局

4.行政機關在其法定職權范圍內,依法可以委托下列哪種組織實施行政許可?( )

A.其他國家機關

B.其他行政機關

C.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事業組織

D.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社會團體

5.關于行政處罰,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可以在法定授權范圍內實施行政處罰

B.受他人脅迫有行政違法行為的,可以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

C.行政處罰的當事人到期不繳納罰款,每日按罰款數額的百分之三加處罰款

D.行政機關在收集證據時,必須采取抽樣取證的方法

1.【解析】B。

2.【解析】A。因不動產引起的行政訴訟,只能由不動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注意,訴訟管轄的被告主義原則和不動產管轄原則發生沖突的時候,人民法院按照不動產所在地法院管轄原則確定管轄法院。

3.【解析】A。《行政訴訟法》規定經過批準的具體行政行為,在具體行政行為決定書上蓋章的行政機關為行政訴訟的被告。本題雖然經過C市環保局批準,但是對外生效的法律文書是A縣環保局作出的,所以被告為A縣環保局。

4.【解析】B。《行政許可法》規定,行政機關在法定職權范圍內,依法可以委托其他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

5.【解析】C。《行政處罰法》第17條規定,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可以在法定授權范圍內實施行政處罰。規章不能授權,A錯誤。第27條規定,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二)受他人脅迫有違法行為的;B錯誤,是應當,而不是可以。第51條規定,到期不繳納罰款的,每日按罰款數額的百分之三加處罰款;C正確。第37條規定,行政機關在收集證據時,可以采取抽樣取證的方法;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后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經行政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先行登記保存,并應當在七日內及時作出處理決定,在此期間,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不得銷毀或者轉移證據。D錯誤。

1.根據我國《票據法》的規定,對匯票的持票人承擔連帶責任的主體不包括( )

A.出票人 B.見證人

C.背書人 D.承兌人

2.以下關于股票發行的做法符合法律規定的是( )

A.甲公司發行股票,為了股票能夠盡快銷售出去,股票的發行價格略低于票面金額

B.乙公司發行新股,未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的批準,自行決定溢價發行

C.丙公司發行股票,由于丙公司的市場前景看好,股票的發行價格高于票面金額,丙公司將股票發行的溢價款分配給股東

D.丁公司發行股票,由兩個證券公司戊和己承銷,丁公司與兩個證券公司分別約定證券公司自行確定股票的銷售價格,但是銷售價格不能低于票面金額

3.下列關于公司股東出資的表述,正確的是( )

A.公司成立后,股東可以根據需要抽回出資

B.股東只能用貨幣進行出資

C.無論是有限責任公司還是股份有限公司,股東均可自由轉讓其出資

D.股東繳納出資后,必須經法定的驗資機構驗資并出具證明

4.根據企業破產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款項中,應當從破產財產中最先撥付的是( )

A.破產企業所欠職工工資和勞動保險費用

B.破產企業所欠稅款

C.銀行貸款

D.破產案件的訴訟費用

5.公司可以設立分公司( )

A.分公司具有企業法人資格

B.分公司不具有企業法人資格

C.分公司的資產在1000萬元以上的具有法人資格

D.分公司的資產凈額低于50萬元時不具有法人資格

1.【解析】B。《票據法》第68條規定,匯票的出票人、背書人、承兌人和保證人對持票人承擔連帶責任。

2.【解析】B。《公司法》第128條規定:股票發行價格可以按票面金額,也可以超過票面金額,但不得低于票面金額。所以A選項不正確。《公司法》曾經規定股票溢價發行的須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批準,《公司法》修訂后將該規定刪去,所以B選項正確。第168條規定:股份有限公司以超過股票票面金額的發行價格發行股份所得的溢價款以及國務院財政部門規定列人資本公積金的其他收入,應當列為公司資本公積金。所以C選項不正確。第127條規定:股份的發行,實行公平、公正的原則,同種類的每一股份應當具有同等權利。同次發行的同種類股票,每股的發行條件和價格應當相同;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所認購的股份,每股應當支付相同價額。根據該條規定,D選項不正確。

3.【解析】D。《公司法》第29條規定,股東繳納出資后,必須經依法設立的驗資機構驗資并出具證明。D正確。第36條規定,公司成立后,股東不得抽逃出資。A錯誤。27條規定,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并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但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作為出資的財產除外。B錯誤。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轉讓股權對于公司的董事,經理等都有限制,有限責任公司出資人轉讓股權的必須經過其他股東同意。所以C錯誤。

4.【解析】D。《企業破產法》第113條規定,破產財產在優先清償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后,依照下列順序清償:(一)破產人所欠職工的工資和醫療、傷殘補助、撫恤費用,所欠的應當劃人職工個人賬戶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費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支付給職工的補償金;注意,是在有限清償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后才按順序清償,而破產案件的訴訟費用即屬于破產費用。故D正確。

5.【解析】B。《公司法》第14條規定:公司可以設立分公司。設立分公司,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登記,領取營業執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A顯然錯誤;公司法中對設立分公司沒有資產上的規定,排除CDiB為正確答案。

1.根據我國行政復議法的規定,被申請人應當自收到申請書副本或者申請筆錄復印件之日起( )內,提出書面答復,并提交當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依據和其他有關材料。

A.三日 B.五日 C.七日 D.十日

2.某市西區治安聯防隊行使該區公安分局委托的治安管理權。某日聯防隊員李某抓獲有盜竊嫌疑的王某,因王某拒不說出自己真實姓名,李某用木棍將其毆打致傷。王某向法院請求國家賠償,應由( )承擔國家賠償義務。

A.市公安局 B.區洽安聯防隊

C.區公安分局 D.李某

3.我國《行政處罰法》規定;行政機關在調查或進行檢查時,執法人員不得少于兩人,并應當向當事人或有關人員出示證件。這體現了行政處罰程序中的( )

A.調查制度 B.告知制度

C.表明身份制度 D.說明理由制度

4.根據《國家賠償法》的規定,下列情形不屬于國家賠償范圍的是( )

A.某地政府為挽救當地一瀕臨倒閉的國有企業,強令另一企業與該國有企業訂立訂購合同。該企業不服,政府將其銀行賬戶凍結

B.稅務局工作人員錢某與個體戶趙某素有矛盾,以趙某偷稅為名借稅務局名義沒收其5000元的財物

C.獄警李某的朋友被犯人張某打傷,李某指使同監犯人將張某打傷

D.工商局孫某騎自行車上班途中與人相撞,發生爭執后將人打傷

5.稅務機關依照法定的稅種、稅率對某企業征稅,這一行為是( )

A.自由裁量行政行為 B.不要式行政行為

C.雙方行政行為 D.羈束行政行為

1.【解析】D。

2.【解析】C。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7條的規定:受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或者個人在行使受委托的行政權力時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委托的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在本題中李某行使的是該區公安分局委托的治安管理權,因此由區公安分局承擔國家賠償義務。

3.【解析】C。

4.【解析】D。國家賠償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因行使職權給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的人身權或財產權造成損害,依法應給予的賠償。工商局孫某騎自行車卜班途中與人相撞,發生爭執后將人打傷,其行為屬于個人行為,與行使職權無關,不屬于國家賠償的范圍。本題答案為D。

5.【解析】D。A項自由裁量行政行為指法律僅僅規定行政行為的范圍、條件、幅度和種類等,由行政機關根據實際情況決定如何適用法律而作出的行政行為。B項不要式行政行為是指不需要具備特定形式或特定程序,只需行為人口頭意思表示就可生效的行政行為。一般在緊急情況出現或情況比較簡單的條件下實施的行政行為多是不要式行為。C項雙方行政行為指必須經過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的行政行為。D項羈束行政行為指法律明確規定了行政行為的范圍、條件、程度、方法等,行政機關沒有自由選擇的余地,只能嚴格依照法律作出的行政行為。

1.張某的次子乙,平時經常因瑣事滋事生非,無端打罵張某。一日,乙與其妻發生爭吵,張某過來勸說。乙轉而辱罵張某并將其踢倒在地,并掏出身上的水果刀欲刺張某,張某起身逃跑,乙隨后緊追。張某的長子甲見狀,隨手從門口拿起扁擔朝乙的頸部打了一下,將乙打昏在地上。張某順手拿起地上的石頭轉身回來朝乙的頭部猛砸數下,致乙死亡。對本案中張某、甲的行為應當如何定性?( )

A.張某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甲的行為屬于正當防衛

B.張某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甲的行為屬于防衛過當

C.張某的行為屬于防衛過當,構成故意殺人罪,甲的行為屬于正當防衛

D.張某和甲的行為均構成故意殺人罪

2.賈某騎摩托車違章撞傷田某,造成田某腿部表皮破裂。賈某送田某到醫院治療,護十未作皮試,即給田某注射破傷風針,田某因藥物過敏而死。賈某的行為對田某死亡而言屬于( )

A.過失殺人罪 B.過失致人重傷罪

C.交通肇事罪 D.意外事件

3.甲深夜潛入乙家行竊,發現留長發穿花布睡衣的乙正在睡覺,意圖奸淫,便撲在乙身上強脫其衣。乙驚醒后大聲喝問,甲發現乙是男人,慌忙逃跑被抓獲。甲的行為( )

A.屬于強奸預備 B.屬于強奸未遂

C.屬于強奸中止 D.不構成強奸罪

4.藥店營業員李某與王某有仇。某日王某之妻到藥店買藥為王某治病,李某將一包砒霜混在藥中交給王妻。后李某后悔,于第二天到王家欲取回砒霜,而王某謊稱已服完。李某見王某沒有什么異常,就沒有將真相告訴王某。幾天后,王某因服用李某提供的砒霜而死亡。李某的行為屬于( )

A.犯罪中止 B.犯罪既遂 C.犯罪未遂 D.犯罪預備

5.下列哪一種情形,尚不能認為是犯罪?( )

A.甲打電話邀約其朋友李某一起去實施搶劫

B.乙向其朋友趙某表示要殺掉仇人陳某

C.丙為了盜竊張某家財產,毒死了張某家的看家犬

D.丁為方便對劉某實施搶劫,對劉某的活動規律進行跟蹤調查

1.【解析】A。本題的考點是正當防衛問題。本案中乙辱罵張某并將其踢倒在地,并掏出身上的水果刀欲刺張某,張某起身逃跑,乙隨后緊追。乙對張某實施不法侵害,符合正當防衛的起因條件和時間條件。張某的長子甲見狀,隨手從門口拿起扁擔朝乙的頸部打了一下,將乙打昏在地上。甲為維護他人的合法權益針對不法侵害人本人實施打擊,符合正當防衛的對象條件和防衛目的的要求。雖然將乙打昏在地,但從侵害行為和防衛行為的強度對比來看,甲并未超出必要限度。所以甲的行為是正當防衛。而張某在乙失去侵害能力時,卻侵害乙的生命權,不符合正當防衛的時間條件--不法侵害正在進行。張某拿起地上的石頭轉身回來朝乙的頭部猛砸數下致乙死亡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

2.【解析】D。賈某撞傷田某,但無法預見到田某因醫生失職而死亡。賈某撞傷田某并送其至醫院的行為對于田某的死亡沒有直接因果關系。屬于意外事件。

3.【解析】B。因事實認識錯誤,不可能達到既遂的未遂稱為不能犯的未遂。其中對于犯罪對象的認識錯誤所導致的未遂是對象不能犯的未遂。甲誤認為乙是婦女而意圖強奸,發現乙是男人后逃跑,符合對象不能犯的未遂的特征,屬于強奸未遂,B選項正確。

4.【解析】B。此題情形屬于犯罪既遂而不屬于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必須是沒有發生作為既遂標志的犯罪結果。行為人雖然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采取措施防止結果發生,但如果發生了作為既遂標志的犯罪結果,就不成立犯罪中止。

5.【解析】B。選項A屬于為了搶劫制造條件的行為,構成犯罪預備;選項B只是犯意表示,不構成犯罪;選項C屬于為了盜竊制造條件的行為,構成犯罪預備;選項D屬于為了搶劫制造條件的行為,也構成犯罪預備。

1.依據《行政處罰法》規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應由( )

A.審判機關行使 B.檢察機關行使

C.公安機關行使 D.監察機關行使

2.具體行政行為的效力不包括( )

A.執行力 B.拘束力

C.確定力 D.公信力

3.行政行為在空間上的表現形式和在時間上的跨度,包括行政行為方式、步驟、次序、時限等不可分割的內容的是( )

A.行政程序 B.行政訴訟

C.行政復議 D.行政處罰

4.2007年5月2日,吳某到某縣郊區旅社住宿,拒不出示身份證件,與旅社工作人員爭吵并強行住人該旅社。該郊區派出所以擾亂公共秩序為由,決定對吳某處以300元罰款。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

A.派出所可以自己的名義作出該處罰決定

B.派出所可以當場作出該處罰決定

C.公安機關無須將此決定書副本抄送郊區旅社

D.吳某對該罰款決定不服,應當先申請復議才能提起行政訴訟

5.某區政府在整頓市容時對某個農貿自由市場作出了關閉的決定,該行政行為屬于( )

A.行政確認行為 B.行政征收行為

C.具體行政行為 D.抽象行政行為

1.【解析】C。《行政處罰法》第16條規定,國務院或者經國務院授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權,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權只能由公安機關行使。故選C。

2.【解析】D。

3.【解析】A。行政程序是指行政機關行使行政權力,作出行政行為所應遵循的方式、步驟、順序和期間的總和。行政訴訟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由人民法院依法進行審理和判決的訴訟制度。行政復議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行政主體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認為行政主體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了其合法權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復議申請,行政復議機關依法對該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合法性、適當性審查,并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行政行為。行政處罰是指有處分權的行政機關組織,對違反行政法律法規的行政相對人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根據以上定義,可知題干中的概念指的是行政程序,所以選A項。

4.【解析】A。《治安管理處罰法》第91條規定,治安管理處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決定;其中警告、500元以下的罰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決定。所以派出所可以以自己的名義對吳某處以300元罰款,A項正確,應選。第100條規定,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事實清楚,證據確鑿,處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罰款的,可以當場作出治安管理處罰決定。所以派出所不能當場決定對吳某處以300元罰款,B錯誤,不應選。第97條規定,公安機關應當向被處罰人宣告治安管理處罰決定書,并當場交付被處罰人;無法當場向被處罰人宣告的,應當在2日內送達被處罰人。有被侵害人的,公安機關應當將決定書副本抄送被侵害人。郊區旅社在這里是被侵害人,公安機關應當將決定書副本抄送郊區旅社,C錯,不應選。第102條規定,被處罰人對治安管理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根據新的《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治安管理處罰不再復議前置。D錯誤不選。

5.【解析】C。行政確認行為,是指行政主體所具有的確認或否定相對方的法律地位或權利義務的單方法律行為。例如,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醫療事故責任認定,傷殘等級的確定,產品質量的確認等。題干中某區政府是針對特定的具體事項作出的單方行為,因此選C項。

1.下列屬于執法活動的是( )

A.李某遭王某毆打而向公安局報案

B.檢察機關根據群眾檢舉對某人的受賄行為進行偵查

C.稅務人員認為張某有偷稅嫌疑而查辦該案件

D.法官出差辦案途中發現兩個人發生口角,依法律和事實對兩人進行勸解

2.某歌舞廳內部設施不符合防火要求,有關行政部門強令其停業整頓,這種行為屬于( )

A.行政執行 B.行政檢查

C.行政調查 D.綜合治理

3.住在甲縣的王某,在乙縣生產偽劣商品經過丙縣運輸到丁縣進行銷售。無權對王某的違法行為進行處罰的機關是( )

A.甲縣依法享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

B.乙縣依法享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

C.丙縣依法享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

D.丁縣依法享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

4.行政相對人若對北京海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應向( )申請行政復議。

A.北京市人民政府 B.海關總署

C.北京海關 D.監察部

5.國務院發布的《耕地占用稅條例》規定:本條例的實施辦法,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條例的規定,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并報財政部備案。據此,各省級人民政府制定實施辦法的行為屬于( )

A.特別授權立法 B.中央行政立法

C.補充性立法 D.一般授權立法

1.【解析】C。

2.【解析】A。

3.【解析】A。《行政處罰法》第20條規定:行政處罰由違法行為發生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管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違法行為發生地是指行為人在實施違法行為過程中,從開始著手,到實施完違法行為,所經過的所有地域。

4.【解析】B。《行政復議法》第12條規定,對海關、金融、國稅、外匯管理等實行垂直領導的行政機關和國家安全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上一級主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本題中,北京海關的上一級主管部門是海關總署,所以答案為B。

5.【解析】C。特別授權立法是指依據特定法律、法規授權或者依據國家權力機關或上級國家行政機關通過專門決議的委托,制定規范性法律文件的行為。中央行政立法是指中央行政機關即國務院及其各部門制定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的活動。補充性行政立法是指為了補充已頒行的法律、法規的內容而制定規范性文件的活動。國家行政機關直接依照憲法和有關組織法規定的職權,制定行政法規和行政規章的活動,屬于一般授權立法。故本題應選C。

1.下列哪種做法符合《公務員法》的規定?( )

A.某衛生局副處長李某因在定期考核中被確定為基本稱職,被降低一個職務層次任職

B.某市稅務局干部沈某到該市某國有企業中掛職鍛煉一年

C.某市公安局與技術員田某簽訂的公務員聘任合同,應當報該市組織部門批準

D.某地環保局辦事員齊某對在定期考核中被定為基本稱職不服,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訴

2.王某為某縣勞動與社會保障局的一名科長,因違紀受到降級處分。下列何種說法符合《公務員法》的規定?( )

A.王某對處分不服,可自接到處分決定之日起30日內向某縣人事局提出申訴

B.王某對處分不服申請復核時,復核期間應暫停對王某的處分

C.王某受處分期間,不得晉升級別,但可以享受年終獎金

D.處分解除后,王某的原級別即自行恢復

3.關于行政許可程序,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

A.對依法不屬于某行政機關職權范圍內的行政許可申請,行政機關作出不予受理的決定,應向當事人出具加蓋該機關專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書面憑證

B.行政許可聽證均為依當事人申請的聽證,行政機關不能主動進行聽證

C.行政機關作出的準予行政許可決定,除涉及國家秘密的,均應一律公開

D.所有的行政許可適用范圍均沒有地域限制,在全國范圍內有效

4.根據行政許可法的規定,下列有關行政許可的審查和決定的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 )

A.對行政許可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的審查,均應由行政機關兩名以上工作人員進行

B.行政機關作出準予行政許可決定和不予行政許可決定,均應采用書面形式

C.行政機關作出準予行政許可決定后,均應向申請人頒發加蓋本行政機關印章的行政許可證件

D.所有的行政許可均在全國范圍內有效

5.行政行為在空間上的表現形式和在時間上的跨度,包括行政行為方式、步驟、次序、時限等不可分割的內容的是( )。

A.行政程序 B.行政訴訟

C.行政復議 D.行政處罰

1.【答案】B。解析:根據《公務員法》規定:

第六十六條 根據培養鍛煉公務員的需要,可以選派公務員到下級機關或者上級機關、其他地區機關以及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掛職鍛煉。B正確。

第九十七條 機關聘任公務員,應當按照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簽訂書面的聘任合同,確定機關與所聘公務員雙方的權利、義務。聘任合同經雙方協商一致可以變更或者解除。聘任合同的簽訂、變更或者解除,應當報同級公務員主管部門備案。C錯誤。

第九十條 公務員對涉及本人的下列人事處理不服的,可以自知道該人事處理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原處理機關申請復核;對復核結果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復核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按照規定向同級公務員主管部門或者作出該人事處理的機關的上一級機關提出申訴;也可以不經復核,自知道該人事處理之日起三十日內直接提出申訴:

(一)處分;

(二)辭退或者取消錄用;

(三)降職;

(四)定期考核定為不稱職;

(五)免職;

(六)申請辭職、提前退休未予批準;

(七)未按規定確定或者扣減工資、福利、保險待遇;

(八)法律、法規規定可以申訴的其他情形。D項的情形不包括在內。

2.【答案】C。解析:根據《公務員法》規定:

第九十條 公務員對涉及本人的下列人事處理不服的,可以自知道該人事處理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原處理機關申請復核。A錯誤。

第九十一條 復核、申訴期間不停止人事處理的執行。B錯誤。

第五十八條 公務員在受處分期間不得晉升職務和級別,其中受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處分的,不得晉升工資檔次。C正確。

第五十九條 解除處分后,晉升工資檔次、級別和職務不再受原處分的影響。但是,解除降級、撤職處分的,不視為恢復原級別、原職務。D錯誤。

3.【答案】A。解析:《行政許可法》第32條規定:申請事項依法不屬于本行政機關職權范圍的,應當即時作出不予受理的決定,并告知申請人向有關行政機關申請;行政機關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許可申請,應當出具加蓋本行政機關專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書面憑證。A正確。

第46條規定: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實施行政許可應當聽證的事項,或者行政機關認為需要聽證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許可事項,行政機關應當向社會公告,并舉行聽證。B項行政機關不能主動進行聽證的說法錯誤。

第40條規定:行政機關作出的準予行政許可決定,應當予以公開,公眾有權查閱。第5條第2款規定,行政許可的實施和結果,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外,應當公開。C將涉及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情況排除,錯誤。

第41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設定的行政許可,其適用范圍沒有地域限制的,申請人取得的行政許可在全國范圍內有效。這一規定強調了前提是法律行政法規設定的行政許可,而非所有的行政許可,所以D錯誤。

4.【答案】B。解析:A項錯誤。根據《行政許可法》第34條的規定:行政機關應當對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進行審查。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行政機關能夠當場作出決定的,應當當場作出書面的行政許可決定。根據法定條件和程序,需要對申請材料的實質內容進行核實的,行政機關應當指派兩名以上工作人員進行核查。可以看出,并不是對行政許可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的審查,均應由行政機關兩名以上工作人員進行。

B項正確。《行政許可法》第38條規定:申請人的申請符合法定條件、標準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作出準予行政許可的書面決定。行政機關依法作出不予行政許可的書面決定的,應當說明理由,并告知申請人享有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因此,無論行政機關作出準予許可決定還是不予許可決定,都應當采用書面形式。

C項錯誤。《行政許可法》第39條規定:行政機關作出準予行政許可的決定,需要頒發行政許可證件的,應當向申請人頒發加蓋本行政機關印章的下列行政許可證件(一)許可證、執照或者其他許可證書;(二)資格證、資質證或者其他合格證書;(三)行政機關的批準文件或者證明文件;(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許可證件。行政機關實施檢驗、檢測、檢疫的,可以在檢驗、檢測、檢疫合格的設備、設施、產品、物品上加貼標簽或者加蓋檢驗、檢測、檢疫印章。所以,行政機關作出準予行政許可決定后,并不是都要向申請人頒發加蓋本行政機關印章的行政許可證件。

D項錯誤。《行政許可法》第41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設定的行政許可,其適用范圍沒有地域限制的,申請人取得的行政許可在全國范圍內有效。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行政許可均在全國范圍內有效。

5.【答案】A。解析:行政程序是指行政機關行使行政權力,作出行政行為所應遵循的方式、步驟、順序和期間的總和。行政訴訟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由人民法院依法進行審理和判決的訴訟制度。行政復議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行政主體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認為行政主體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了其合法權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復議申請,行政復議機關依法對該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合法性、適當性審查,并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行政行為。行政處罰是指有處分權的行政機關組織,對違反行政法律法規的行政相對人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根據以上定義,可知題干中的概念指的是行政程序,所以選A項。

1.我國刑法分則對犯罪分類的主要根據是( )

A.犯罪的一般客體 B.犯罪的同類客體

C.犯罪的直接客體 D.犯罪的對象

2.使罪犯在有關人士幫助、監督、輔導下能更好地適應社會自由生活,減少該犯罪再次犯罪的機率。下列選項中較能體現這一觀念的制度是( )

A.緩刑 B.管制 C.假釋 D.減刑

3.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實施嚴重危害社會行為的( )

A.不負刑事責任

B.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C.應當負完全的刑事責任

D.應當負刑事責任,但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4.下列那一種情形,尚不能認為是犯罪行為( )

A.甲打電話邀約其朋友李某一起去實施搶劫

B.乙向其朋友趙某表示要殺掉仇人陳某

C.丙為了盜竊張某家財產,毒死了張某家的看家犬

D.丁為方便對劉某實施搶劫,對劉某的活動規律進行跟蹤調查

5.下列行為中,應以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的是( )

A.甲在與錢某爭吵中,突然抽出隨身攜帶的匕首向錢某刺一刀后揚長而去,致其重傷

B.乙在非發拘禁孫某過程中,使用暴力致孫某死亡

C.丙在綁架李某、向李某家屬勒索財物過程中,殺害李某

D.丁對公共建筑物放火,大火燒毀該建筑物,并且燒死二人

1.B【解析】一般客體是指一切犯罪所共同侵犯的我國社會主義社會關系的整體,根據一般客體無法進行犯罪分類。而直接客體就是某一具體犯罪直接侵犯的社會關系,僅僅是闡明該具體犯罪,不能說明其他犯罪。犯罪對象相同的犯罪并不一定就是犯罪性質相同的犯罪。

因此都不是犯罪分類的依據。同類客體是指某一類犯罪所共同侵犯的某一類社會關系。我國刑法分則就是按照犯罪侵犯的同類客體,將犯罪分為十大類型,從而形成了完整的刑法分則的科學體系。

2.C【解析】緩刑,是指人民法院對于被判處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據其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認為暫緩執行原判刑罰,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規定一定的考驗期,暫緩其刑罰的執行,若犯罪分子在考驗期內沒有發生法定撤銷緩刑的情形,原判刑罰就不再執行的制度。

管制,是指對犯罪分子不予關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由公安機關予以執行的刑罰方法。

假釋,是指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執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不致再危害社會,而附條件地將其予以提前釋放的制度。

減刑是指對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在刑罰執行期間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現,而適當減輕其原判刑罰的制度。題干中要求更好地適應社會自由生活,即意味著該犯罪分子已經被剝奪人身自由。

3.D【解析】刑法第18條第3款規定,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4.B【解析】選項A屬于為了搶劫制造條件的行為,構成犯罪預備;選項B只是犯意表示,不構成犯罪;選項C屬于為了盜竊制造條件的行為,構成犯罪預備;選項D屬于為了搶劫制造條件的行為,也構成犯罪預備。

5.B【解析】選項A中,甲的罪過形式明顯是間接故意(放任)。在間接故意的情形下,按照實際造成的危害結果定性,因此選項A應該定為故意傷害罪。

選項B根據刑法,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并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依照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

選項c根據刑法,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綁架他人的,或者綁架他人作為人質,致使被綁架人死亡或者殺害被綁架人的,仍按照綁架罪定罪處罰。

選項D的行為客觀上危害公共安全,構成放火罪。

1.根據《公務員法》,國家實行公務員交流制度,具體不包括以下哪一方式?( )

A.調任 B.轉任 C.輪換 D.掛職鍛煉

2.公務員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的,不應予以辭退?( )

A.不勝任現職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B.因所在機關調整、撤銷、合并或者縮減編制員額需要調整工作,本人拒絕合理安排的

C.不履行公務員義務,不遵守公務員紀律,經教育仍無轉變,不適合繼續在機關工作,又不宜給予開除處分的

D.曠工或者因公外出、請假期滿無正當理由逾期不歸連續超過7天,或者一年內累計超過15天的

3.下列各項中,不具有行政主體資格的是( )。

A.鄉、鎮人民政府 B.公安派出所

C.街道辦事處 D.國務院辦公廳

4.公務員本人申請并經批準可以自愿提前退休的條件不包括( )。

A.工作年限滿三十年的

B.部分喪失工作能力的

C.距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滿二十年的

D.符合國家規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的

5.林某不服縣農業局的行政處罰決定向法院提起訴訟。訴訟過程中,農業局撤銷了原處罰決定,林某遂向法院申請撤訴,法院裁定準予撤訴。一周后,農業局又以同一事實和理由作出了與原處罰決定相同的決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林某可以撤回撤訴申請,請求法院恢復審理

B.林某可以對法院準予撤訴裁定提出上訴

C.林某可以請求法院撤銷準予撤訴的裁定,申請再審

D.林某可以對農業局新的處罰決定提起訴訟

1.【答案】C.解析:《公務員法》第63條規定:交流的方式包括調任、轉任和掛職鍛煉。C正確。

2.【答案】D.解析:《公務員法》第83條規定:公務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辭退:(一)在年度考核中,連續兩年被確定為不稱職的;(二)不勝任現職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三)因所在機關調整、撤銷、合并或者縮減編制員額需要調整工作,本人拒絕合理安排的;(四)不履行公務員義務,不遵守公務員紀律,經教育仍無轉變,不適合繼續在機關工作,又不宜給予開除處分的;(五)曠工或者因公外出、請假期滿無正當理由逾期不歸連續超過十五天,或者一年內累計超過三十天的。綜上,D不符合辭退條件,應選。

3.【答案】D.解析:國務院辦公廳是國務院的內設機構,不具有行政主體資格。鄉政府是一級政府,A不選。具有行政主體資格。公安派出所在警告和500元以下罰款具有處罰權,作出此決定時具有行政主體資格。B不選。街道辦事處是區政府的派出機關,具有行政主體資格。C不選。國務院辦公廳是國務院的辦事機構,不具有行政主體資格。D應選。

4.【答案】B.解析:《公務員法》第88條規定:公務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本人自愿提出申請,經任免機關批準,可以提前退休:(一)工作年限滿三十年的;(二)距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滿二十年的;(三)符合國家規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的。可知B項不是申請自愿提前退休的條件。

5.【答案】D.解析:《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6條規定:人民法院裁定準許原告撤訴后,原告以同一事實和理由重新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準予撤訴的裁定確有錯誤,原告申請再審的,人民法院應當通過審判監督程序撤銷原準予撤訴的裁定,重新對案件進行審理。可知,林某不可以再向法院以同一事實和理由提起訴訟,但可以向法院申請再審,撤銷原裁定。本題中林某的撤訴申請已經發生效力,法院已經裁定準予撤訴,不能再撤回起訴,排除選項A.可以上訴的裁定包括不予受理、駁回起訴、管轄權異議的裁定,可知選項B錯誤,不選。從題干可以看出,法院準予撤訴的裁定并沒有錯誤,林某不能請求法院撤銷準予撤訴的裁定,申請再審。而林某對農業局又以同一事實和理由作出了與原處罰決定相同的新的決定,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1.甲男明知乙由只有13周歲,誤以為法律并不禁止征得幼女同意后的性交行為。于是在征得乙女的同意后與乙女發生了性交。甲的行為屬于下列何種情形?

A.幻覺犯,不構成奸淫幼女罪

B.法律認識錯誤,構成奸淫幼女罪

C.對象認識錯誤,構成奸淫幼女罪

D.客體認識錯誤,不構成奸淫幼女罪

2.某甲向銀行取款時,銀行工作人員因點鈔失誤多付給1萬元。甲以這1萬元作本錢經商,獲利5000元,其中2000元為其勞務管理費用成本。1個月后銀行發現了多付款的事實,要求甲退回,甲不同意。下列有關該案的哪一表述是正確的?

A.甲無需返還,因系銀行自身失誤所致

B.甲應返還銀行多付的1萬元

C.甲應返還銀行多付的1萬元,同時還應返還1個月的利息

D.甲應返還銀行多付的1萬元,同時還應返還1個月的利息及3000元利潤

3.高中生錢某于1980年9月2日出生。1998年6月1日在校將同學李某打傷,致其花去醫藥費2000元。錢某畢業后進入一家煉鋼廠工作。1999年2月,李某起訴要求錢某賠償醫藥費。該民事責任應由誰承擔

A.錢某承擔,因錢某訴訟時已滿18周歲,且有經濟能力

B.錢某之父承擔,因錢某在侵權行為發生時末滿18周歲,沒有經濟能力

C.主要由錢某之父承擔,錢某適當賠償

D.主要由錢某承擔,錢某之父適當賠償

4.某市政府機關職員張某,因涉嫌犯間諜罪被有關部門立案偵查,后被依法采取強制措施。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A.本案應由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B.本案應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

C.對王某的取保候審應由國家安全機關執行

D.對王某的取保候審應由公安機關執行

5.乙市M區人民法院對孫某盜竊罪和搶劫罪作出判決后,人民檢察院不抗訴,但孫某不服提出上訴。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后認為,一審判決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但量刑不當。一審對孫某盜竊罪和搶劫罪分別判處2年和9年有期徒刑,決定執行的刑期為10年,而兩罪準確量刑應分別為5年和7年。二審法院應如何處理?

A.直接改判兩罪刑罰分別為5年和7年有期徒刑,并在7年以上12年以下決定應當執行的刑期

B.直接改判兩罪刑罰分別為5年和7年有期徒刑,并決定應當執行的刑期為10年

C.維持一審判決

D.維持一審判處的2年有期徒刑,將一審判處的9年有期徒刑改為7年,并在7年以上9年以下決定應當執行的刑期

1.B.解析:刑法中的認識錯誤分為事實認識錯誤和法律認識錯誤。事實認識錯誤是指行為人對其行為的性質、手段、對象以及其行為和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的認識錯誤。法 律認識錯誤是指行為人在有意識地實施某種行為時,對自己行為的法律性質或法律意義的認識錯誤。本題中甲誤以為法律并不禁止征得幼女同意后的性交行為, 是對自己行為的法律性質的認識錯誤,故應選B項。《刑法》第236條第2款規定:奸淫不滿14周歲的幼女,以強奸論,從重處罰。本題中,甲明知乙只有 13周歲,而與乙性交,甲顯然構成奸淫幼女罪。值得注意的是,在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補充規定》中,將原來應定奸淫 幼女罪的行為,規定認定為強奸罪,奸淫幼女罪的罪名已經取消。

2.C.解析:本題考不當得利的返還范圍。《民法通則》第92條規定: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關于返還范圍,《民通意見》第131條規定:返還的不當利益,應當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孽息。利用不當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勞務管理費用后,應當予以收繳。

3.A.解析:本題考限制行為能力人致損的責任承擔。《民通意見》第161條第1款:侵權行為發生時行為人不滿18周歲,在訴訟時已滿18周歲,并有經濟能力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行為人沒有經濟能力的,應當由原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

4.C.解析:《刑事訴訟法》第4條規定:國家安全機關依照法律規定,辦理危害國家安全的刑事案件,行使與公安機關相同的職權。因此,間諜罪應由國家安全機關偵查。AB項排除。《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公安部 國家安全部關于取保候審若干問題的規定》第2條規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的,由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依法作出決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決定取保候審的,由公安機關執行。國家安全機關決定取保候審的,以及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在辦理國家安全機關移送的犯罪案件時決定取保候審的,由國家安全機關執行。

5.D.解析:《刑訴法》第190條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審判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辯護人、近親屬上訴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罰。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或者自訴人提出上訴的,不受前款規定的限制。《高法解釋》第257條第1款第3項規定:對被告人實行數罪并罪的,不得加重決定執行的刑罰,也不能在維持原判決決定執行的刑罰不變的情況下,加重數罪中某罪的刑罰。因此,A、B均不正確。《刑訴法》第189條第2項規定:原判決認定事實沒有錯誤,但適用法律有錯誤,或者量刑不當的,應當改判。因此,C亦不正確。只有D符合《刑訴法》及《高法解釋》的規定。

1.甲的一頭牛走失,乙牽回關入自家牛棚,準備次日尋找失主。當晚牛棚被臺風刮倒,將牛壓死。乙將牛肉和牛皮出售,各得款500元和 100元。請人屠宰及銷售,支出 100元。下列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 )

A.甲有權要求乙返還一頭同樣的牛

B.甲有權要求乙返還500元

C.甲有權要求乙返還600元

D.甲有權要求乙按該牛的市價賠償1000元

2.某甲向銀行取款時,銀行工作人員因點鈔失誤多付給1萬元,甲以這1萬元作本錢經商,獲利5千元,其中2千元為其勞務管理費用成本。一個月后銀行發現了多付款的事實,要求甲退回,甲不同意。下列有關該案的哪一表述是正確的?( )

A.甲無需返還,因系銀行自身失誤所致

B.甲應返還銀行多付的1萬元

C.甲應返還銀行多付的1萬元,同時還應返還1個月的利息

D.甲應返還銀行多付的1萬元,同時還應返還1個月的利息及3000元利潤

3.某天深夜,騎車人甲不慎掉入修路挖的坑里,造成車壞人傷,此坑周圍無柵欄圍住也未安置紅燈。后來查明,該坑是某修路隊雇用的王某所挖。甲的損失( )

A.應由某修路隊承擔

B.應由王某承擔

C.應由某修路隊與王某承擔連帶責任

D.應由某修路隊與王某分擔

4.張大來的原戶籍所在地在楊村,1994年張大來從楊村開出遷住證,遷往李村。但在李村登記前,張大來得病,在縣城醫院住院一年零三個月。病愈后張大來前往北京市打工,并在某區辦理了暫住證,居住期限為6個月,現住在某區某街道某號。現問,張的住所應確定為何處?( )

A.楊村 B.李村 C.縣城醫院 D.北京某區某街道某號

5.下列情形中屬于效力待定合同的有( )

A.10周歲的少年出售勞力士金表給40歲的李某

B.5周歲的兒童因發明創造而接受獎金

C.成年人甲誤將本為復制品的油畫當成真品購買

D.出租車司機借搶救重病人急需租車之機將車價提高10倍

1,【答案】B。根據無因管理的構成條件,可以確認乙的行為構成無因管理。同時由于管理人對于牛的死亡并無故意或者重大過失,因此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故根據無因管理的法律效果,管理人有權要求本人支付必要費用。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選項B。

2.【解析】C。不當得利是指沒有法律或合同上的根據取得利益,而使他人受到損失的事實。債務人返還的不當利益,應當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本題中銀行工作人員因點鈔失誤多付給某甲1萬元,構成不當得利。甲作為債務人應返還原物1萬元和原物1萬元所生的1個月的利息。故可排除選項A、B、D。

3.【解析】A。在公共場所、道旁或者通道上挖坑、修繕安裝地下設施等,沒有設置明顯標志和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施工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4.【解析】A。《民通意見》第9條規定:公民離開住所地最后連續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為經常居住地。但住醫院治病的除外。公民由其戶籍所在地遷出后到遷人另一地之前,無經常居住地的,仍以其原戶籍所在地為住所。可見A選項為正確答案。

5,【答案】A。根據《合同法》第47條、第48條、第51條,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無權代理訂立的合同、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的合同,均屬效力待定的合同,因此應選A項。

1.壬某擅自使川機動漁船渡客。漁船行駛過程中,被某港航監督站的執法人員發規,當場對王某作出罰款50元的行政處罰,并立即收繳了該罰款。關于繳納罰款,下列哪一做法是正確的?( )

A.執法人員應當自抵岸之日起2日內將罰款交至指定銀行

B.執法人員應當自抵岸之日起5日內將罰款交至指定銀行

C.執法人員應當自抵岸之日起2日內將罰款交至所在行政機關,由行政機關在2日內繳付指定銀行

D.執法人員應當自抵岸之日起2日內將罰款交至所在行政機關,由行政機關在5日內繳付指定銀行

2.張某因不服稅務局查封財產決定向上級機關申請復議,要求撤銷查封決定,但沒有提出賠償請求。復議機關經審查認為該查封決定違法,決定予以撤銷。對于查封決定造成的財產損失,復議機關正確的做法是什么?( )

A.解除查封的同時決定被申請人賠償相應的損失

B.解除查封并告知申請人就賠償問題另行申請復議

C.解除查封的同時就損失問題進行調解

D.解除查封的同時要求申請人增加關于賠償的復議申請

3.兩刑警在追擊某犯罪嫌疑人的過程中,租了一輛出租車。出租車不幸被犯罪嫌疑人炸毀,司機被炸傷,犯罪嫌疑人被刑警擊斃。該司機正確的救濟途徑是下列哪一項?( )

A.請求兩刑警給予民事賠償

B.請求兩刑警所在的公安局給予國家賠償

C.請求兩刑警所在的公安局給予國家補償

D.自認倒霉,因為兩刑警的行為并未違法

4.行政訴訟中,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可以參照( )

A.法律 B.行政法規

C.地方性法規 D.規章

5.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變更的情形是( )

A.行政強制執行違法 B.行政處罰顯失公正

C.行政處罰違法 D.行政強制措施不當

1.【解析】C。《行政處罰法》第50條規定,執法人員當場收繳的罰款,應當自收繳罰款之日起二日內,交至行政機關;在水上當場收繳的罰款,應當自抵岸之日起二日內交至行政機關:行政機關應當在二日內將罰款繳付指定的銀行。

2.【解析】A。《行政復議法》第29條第2款規定:申請人在申請行政復議時沒有提出行政賠償請求的,行政復議機關在依法決定撤銷或者變更罰款,撤銷違法集資、沒收財物、征收財物、攤派費用以及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具體行政行為時,應當同時責令被申請人返還財產,解除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措施,或者賠償相應的價款。據此,張某在申請行政復議時沒有提出賠償請求,復議機關應當在撤銷查封決定的同時,責令稅務局賠償因查封決定給張某造成的財產損失。答案選A。

3.【解析】C。兩刑警合法行使職權,租用出租車,出租車被炸毀、司機被炸傷與兩刑警的職務行為有關,存在一定的因果關系,因此國家應當承擔一定的補償責任。C選項正確。

4.【解析】D。《行政訴訟法》第53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參照國務院部、委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制定、發布的規章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制定、發布的規章。

5.【解析】B。人民法院在行政訴訟中享有有限的變更權,法院的變更權只適用于行政處罰行為,且只適用于顯失公平的行政處罰行為。選項B為正確答案。

1.行政征收的實施應以下列哪一項內容為前提?( )

A.行為相對人違法 B.行政機關與行政相對人意思表不一致

C.公共利益的需要 D.行政相對人負有行政法上的繳納義務

2.張某因逆行駕駛被交通警察李某攔截,李某口頭作出罰款200元的處罰決定,并要求當場繳納。張某要求出具書面處罰決定和罰款收據,李某認為其要求屬于強詞奪理,拒絕聽取其申辯。關于該處罰決定,下列哪個說法是正確的?( )

A.該處罰決定無效 B.該處罰決定違法

C.該處罰決定可以被撤銷 D.該處罰決定不成立

3.下列有關政務公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要認真貫徹實施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一切政府信息,都要向社會公開

B.對人民群眾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的,要依法在規定時限內予以答復

C.要把公開透明作為政府工作的基本制度,拓寬辦事公開領域

D.創新政務公開方式,方便人民群眾通過互聯網辦事

4.根據《行政監察法》的規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監察機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監察工作

B.監察人員辦理的監察事項與本人或者其近親屬有利害關系的,可以回避

C.監察機關之間對管轄范圍有爭議的,由其共同的上級監察機關確定

D.上一級監察機關認為下一級監察機關的監察決定不適當的,可以責成下一級監察機關予以變更或者撤銷

5.根據《行政許可法》,除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外,行政機關應當自受理行政許可申請之日起( )內作出行政許可決定。

A.三日 B.七日 C.十日 D.二十日

1.【解析】D。行政征收是指行政機關或者法定授權的組織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向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無償收取一定財物的行政行為。行政征收須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負有行政法上的繳納義務為前提,其實質是國家以強制方式無償取得管理相對人一定財產所有權。本題答案為D。

2.【解析】D。《行政處罰法》第31條規定,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及依據,并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第32條規定,當事人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行政機關必須充分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應當進行復核;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或者證據成立的,行政機關應當采納。行政機關不得因當事人申辯而加重處罰。第41條規定,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不依照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的規定向當事人告知給予行政處罰的事實、理由和依據,或者拒絕聽取當事人的陳述、申辯,行政處罰決定不能成立;當事人放棄陳述或者申辯權利的除外。所以該處罰決定不成立。

3.【解析】A。《國務院關于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規定,要認真貫徹實施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凡是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政府信息,都要向社會公開。故A項說法錯誤。

4.【解析】B。《行政監察法》第7條第2款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監察機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監察工作,對本級人民政府和上一級監察機關負責并報告工作,監察業務以上級監察機關領導為主。A項正確。第14條規定,監察人員辦理的監察事項與木人或者其近親屬有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B項錯誤,可以回避應為應當回避。第17條第2款規定,監察機關之間對管轄范圍有爭議的,由其共同的上級監察機關確定。C項正確。第41條規定,上一級監察機關認為下一級監察機關的監察決定不適當的,可以責成下一級監察機關予以變更或者撤銷,必要時也可以直接作出變更或者撤銷的決定。D項正確。本題答案為B。

5.【解析】D。《行政許可法》第42條規定,除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外,行政機關應當自受理行政許可申請之日起二十日內作出行政許可決定。二十日內不能作出決定的,經本行政機關負赍人批準,可以延長十日,并應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人。但是,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1.依我國《繼承法》,關于遺囑繼承與法定繼承的關系,正確的選項是( )

A.遺囑繼承優先于法定繼承

B.法定繼承優先于遺囑繼承

C.遺囑繼承與法定繼承無所謂誰優先

D.遺囑繼承與法定繼承不相干

2.依我國《民法通則》,關于委托書授權不明的民事責任,正確的選項是( )

A.由代理人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

B.被代理人應當向第三人承擔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C.代理人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被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D.由被代理人承擔民事責任

3.《物權法》規定,除法律另有規定外,( )代表國家行使國有財產的所有權。

A.全國人大 B.全國人大常委會

C.國家主席 D.國務院

4.法人的有限責任是指( )

A.法人只承擔一定范圍內的責任

B.法人只承擔一定數額上的責任

C.法人只以其所有的財產獨立承擔責任

D.法人只以其一定的財產承擔責任

5.乙遭車禍昏迷在路上,甲途經發現后雇計程車將乙送往醫院,并幫其支付醫藥費,在救助過程中,甲的名牌衣服因染有乙的血漬而不能使用,同時乙的貴重手表遺落在事故地點,甲因疏忽而未能發現。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甲應賠償乙手表遺失的損失 B.乙應償付甲雇用計程車的費用

C.乙應償付甲幫其支付的醫藥費 D.乙應賠償甲衣服不能使用的損失

1.【解析】A。《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5條規定: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遺囑繼承在效力上優先于法定繼承。

2.【解析】B。《民法通則》第65條規定,委托書授權不明的,被代理人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赍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3.【解析】D。《物權法》第45條規定,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財產,屬于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國有財產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所有權;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4.【解析】C。法人的有限責任制是法人以自己的獨立財產承擔清償債務的直接責任,其創立人和成員僅以自己投資的財產對法人債務承擔有限責任的制度。

5.【解析】A。本題中甲救助乙的行為屬于無因管理,無因管理一經成立,管理人和受益人之間即發生債的關系。本題中甲雇用計程車所支出的費用和幫乙支付的醫藥費均屬于在管理或者服務活動中直接支出的費用,而甲的衣服因染有乙的血漬而不能使用則屬于管理或者服務活動中受到的實際損失,所以依法均應由受益人乙償付。另依民法理論,在無因管理中,管理人未履行或不適當履行管理義務,對本人造成損害的,應向本人承擔債務不履行的責任。本題中乙手表的遺失是甲在其有生命危險的緊急情況為對其進行救助造成的,甲對此并無故意或重大過失,所以不應負賠償責任。因此,B、C、D正確,不選。

1.《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要求,減少行政執法層次,適當下移執法重心。對與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生產直接相關的行政執法活動,其主要實施機關是( )

A.省、市兩級行政執法機關 B.鄉鎮級行政執法機關

C.縣級行政執法機關 D.市、縣兩級行政執法機關

2.某工商行政管理局執法人員在查處一商販強買強賣違法行為時,被該商販持刀扎傷。執法人員為查明違法行兇事實,將該商販帶回工商局關押數日。下列對執法人員做法的評述哪項是正確的?( )

A.工商局應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B.部委規章明文授權,工商局有權拘押該商販

C.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是國家的執法機關,有權對違法行兇人員采取拘押措施,構成犯罪的才移交法院

D.工商局應及時將該商販交公安機關處理

3.下列社會關系屬于行政法調整對象的是( )

A.跨國企業內部的管理關系

B.行政機關締結購買合同而形成的關系

C.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與他人發生的民事關系

D.行政機關行使某一行政管理權時與行政相對方發生的社會關系

4.行政主體做出的行政行為,不論合法還是違法,都推定為合法有效。這說明行政行為具有( )

A.確定力 B.公定力 C.約束力 D.執行力

5.某制藥企業因為某種原因受到了市政府停止生產的處理決定,該企業對此處理決定不服,它應該向( )申請復議。

A.省政府 B.市政府 C.省人大 D.市人大

1.【解析】D。《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中提出,要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加快建立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執法體制。繼續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積極探索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推進綜合執法試點。要減少行政執法層次,適當下移執法重心;對與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生產直接相關的行政執法活動,主要由市、縣兩級行政執法機關實施。要完善行政執法機關的內部監督制約機制。

2.【解析】D。商販持刀傷人屬于刑事案件,刑事案件應交由公安機關處理。

3.【解析】D。行政法的調整對象是行政關系和監督行政關系。包括行政機關相互之間、行政機關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之間的關系,以及其他國家機關對行政機關的監督關系。

4.【解析】B。公定力指行政行為一經作出,對任何人都有被推定為合法有效而予以尊重的效力,故選B。

5.【解析】A。根據《行政復議法》第13條的規定:對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上一級地方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可知答案為A。

1.根據《憲法》和《物權法》,下列自然資源中不專屬于國家所有的財產是( )

A.礦藏 B.土地 C.水流 D.海洋

2.依據我國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下列哪個選項的表述是正確的?( )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欧美疯狂做受xxxx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