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市的考生將在高考之后填報志愿了。
3月26日,北京市2015年高招政策出臺。去年9月,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出臺之后,我國的教育改革進入了深水區,因此,各地今年的高招新政受到廣泛關注。
北京市剛剛發布的政策,有幾個主要的變化。
首先,考試內容中突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考查,同時更加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積累和運用。根據學科特點和考核目標,積極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等內容。在試卷設計上,充分重視學生在12年基礎教育中的知識積累以及對學習和生活的感悟,著重考查學生獨立思考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精神,促進素質教育深入實施和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
其次,在招生計劃分配上,擴大城市發展新區和生態涵養發展區本科“農村專項計劃”。
2014年,北京市在首都師范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和北京建筑大學等3所市屬高校實施了城市發展新區和生態涵養發展區“農村專項計劃”,共招收學生30人。今年,該計劃將擴大至所有市屬本科一批招生院校,招生計劃數提高到200人左右。
同時,為契合國家和北京市發展建設需求,培養社會急需的高水平人才,今年北京市將實施市屬高校高層次人才培養“雙培計劃”和“外培計劃”,招生計劃數2000人左右,按區縣分配。
第三,將填報志愿時間改在高考之后。本科批次志愿和單考單招志愿填報時間為高考成績公布后6月25日8時至29日20時進行。專科批次志愿填報安排在本科錄取結束后進行,填報時間為8月3日8時至4日20時。
第四,從今年起,北京市對高考志愿設置進行了調整。本科招生高校按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4個批次依次錄取。本科提前批按A、B、C三段順序依次錄取,每段均設置兩個順序志愿,每個志愿填報1所高校。本科一、二、三批均為平行志愿,分別可以填報6所平行志愿高校,每所高校填報6個專業,實行平行志愿投檔方式,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進行投檔。
另外,從今年起,北京市對高校自主招生選拔、高水平藝術團和高水平運動隊等特殊類型招生錄取方式進行調整:單獨設置特殊類型志愿,考生可填報1所志愿高校,錄取安排在本科提前批次錄取結束之后本科一批錄取開始之前進行;取得資格認定的考生,須將資格認定高校填報在該志愿中,方能享受相關特殊類型招生政策。
第五,減少和規范了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取消了體育特長生、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科技類競賽、省級優秀學生以及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跡(含獲得以北京市政府名義制發的見義勇為行為確認證書)等全國性加分項目。保留了“烈士子女”“歸僑、華僑子女、歸僑子女和臺灣省籍考生”“自主就業的退役士兵”“在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以上的退役軍人或被大軍區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退役軍人”等加分項目。取消了“奧賽省級一等獎”“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等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項目。保留殘疾人民警察、因公犧牲人民警察的子女、一至四級殘疾人民警察的子女及退出部隊現役考生同等條件優先錄取項目。取消“北京市三好學生”“北京市優秀學生干部”加分項目。
對于少數民族考生的加分,2015年和2016年加5分投檔,僅適用于北京市屬高等學校招生錄取。從2017年起,加分考生范圍調整為“從邊疆、山區、牧區、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在高級中等教育階段轉學到本市就讀的少數民族考生”,分值5分,也僅適用于北京市屬高等學校招生錄取。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