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變革的寫作水平測試
背 景:
語文新課程改革十年來,寫作教學步履維艱,裹足不前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如何走出困境已成為橫亙在語文教師及研究者們面前一道天塹般的難題。破解難題的思路越來越清晰地聚焦到寫作水平測試及其標準體系上來。
《國務院深化教育督導改革轉變教育管理方式的意見》特別強調“培育和扶持一批專業評估機構,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教育質量評估監測。加強教育質量檢測評估與交流,積極參與國際組織的教育質量檢測的項目”,因此,建立并完善以漢語為母語背景的寫作水平測試體系,已成為迫在眉睫的課題。國外的研究者們已經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美國、歐洲、澳大利亞先后開發了科學系統完備的測量工具,為我們提供了有意義的借鑒。
在此背景下,由中國當代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會同國內有關專家研制設計了面向中小學生課堂教學改造和提升的寫作水平測試體系。目前,圍繞這一研制的背景、功能、思路、策略及測試手段,有關部門組織相關專家開展了專題研討,參與研討的有著名作家、學者、一線教師、資深教研員及教學管理人員。大家出謀劃策,各抒己見,見仁見智。
一幅寫作水平測試的專業路線圖漸漸清晰地呈現出來。
論壇嘉賓:
曹文軒(著名作家、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全國寫作水平測試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包明德(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科院文學所教授、博導、中國當代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全國寫作水平測試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顧振彪(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教材主編、全國寫作水平測試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郭 峰(全國語文特級教師、中國當代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北京櫻花園學校校長)
王如才(山東省教科所理論室主任、山東省中小學作文研究會理事長、山東省教育研究會副秘書長)
主 持 人: 李 春(濟南市天橋區教研室副主任)
一、關于現行作文評價標準的不足
主持人:什么是“好”的作文,也就是一篇優秀作文具備哪些重要特征呢?這在國內外語文教學領域,向來都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因為它不僅是一個作文教學內容問題,還是評價的指標及評價方法問題,其實質是作文評價觀的問題。為什么我國的作文課“沒法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恐怕就是作文標準了。
著名作家、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全國寫作水平測試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曹文軒
曹文軒:教育評價理論告訴我們,評價具有很強的激勵功能。遺憾的是,審視我國的作文教學,作文評價幾乎完全喪失評價的激勵功能。其根本原因是,無論是平時的寫作訓練,還是中考、高考,其作文評價標準都定得過于苛刻而且模糊。
郭 峰:從作文評分的現狀看,老師評作文是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的,換句話說,每個語文教師都有自己的評分標準,這同每個教師的修養、要求的寬嚴、個人的觀點有著密切的聯系。我在去年曾做過一次實驗,把10個學生的作文一式五份,分寄給五名語文老師打分,結果分數的差異性令人吃驚:40分中,差值最大的達13分,最小的7分,平均9.8分。
顧振彪:對,一千個語文老師就有一千個作文標準。這是個很大的問題。
郭 峰:不光是每個老師的作文標準不一樣,就是一個老師自己的評分標準也不同,批一次作文,常會出現下列情況:開始給分偏低,改到后來偏高,或是開始偏松到后來偏緊,最后自己也不能說出原因。很顯然,這些誤差的產生是正是主觀性造成的。
主持人:那么,我們以往也制定了作文標準,難道就不能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
曹文軒:一句話:標準太高,指標模糊。
主持人: 語文課程標準中關于寫作的要求有如下表述:
(1)學會多角度的觀察生活,豐富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對自然、社會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2)能考慮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負責的態度陳述自己的看法,表達真情實感,培育科學理性精神。
(3)書面表達要觀點明確,內容充實,感情真實健康;思路清晰連貫,能圍繞中心選取材料,合理安排結構。在表達實踐中發展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發展創造性思維。
(4)力求有個性、有創意的表達,根據個人特長和興趣自主寫作。在生活和學習中多方面地積累素材,多想多寫,做到有感而發。
(5)進一步提高記敘、說明、描寫、議論、抒情等基本表達能力,并努力學習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能調動自己的語言積累,推敲、錘煉語言,表達力求準確、鮮明、生動。
(6)能獨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結合所學語文知識,多寫多改,養成切磋交流的習慣。樂于相互展示和評價寫作成果。45分鐘能寫600字左右的文章。課外練筆不少于2萬字。
不難看出,這六條分別強調了“觀察體驗”、“理性表態”、“發展思維”、“個性表達”、“技巧語言”、“多寫多改”。除了最后一條的最后兩句是具體的要求,其他基本上都有“玄妙籠統”之嫌。
由于缺少直觀細化的描述性標準,我國的寫作課程標準層次性、精細性、可操作性都不足,因此才會有“我即語文”“我即作文”這般極具個性化的幾乎不可復制的教學思想。不少教師自身缺少基本的寫作教學素養,卻盲目自由地進行“溜冰式”教學,想到哪兒就教到那兒,想教什么就教什么,完全置課程標準于不顧,導致寫作教學中的“主張”不斷,課堂上卻一片荒蕪,讓人們不禁嘆息基礎教育寫作教學“一年不如一年”。
顧振彪:確實如此。一個不爭的、普遍的事實是,中國學生從小到大在作文上得到過滿分的寥寥無幾。教師判分通常非常“保守”與“吝嗇”,能打到80分以上已屬高分了。在中考、高考中,一篇作文想拿到“基礎等級分”,則必須同時做到:切合題意、中心突出、內容充實、結構嚴謹、語言流暢、字體美觀、符合文體要求。顯然,這遠遠超出了語文課程標準對寫作教學規定的目標要求:“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見聞、體驗和想法。能根據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
可以想象,如果學生從寫作中很難得到成就感,很少品嘗到成功的喜悅,長此以往,學生將逐漸喪失寫作的自我提高內驅力。而且類似“切合題意、中心突出、內容充實、結構嚴謹、語言流暢、字體美觀、符合文體要求”這樣的要求過于粗放和模糊,很難成為量化的分數。
郭 峰:現行的寫作批改雖有一個評分標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
反映一個學生的能力,但相當部分的標準存在下列不公平因素。
(1)每個等級的標準,從思想內容到語言和結構主次不分,不能恰當地體現寫作教學的基本要求。以初中為例,大綱規定,寫作的重點在語言表達,重在寫通順,故語言應列為評分的重點,占較多的分數比例。但現在評分反映不明顯。
(2)標準缺乏可操作性,不能起導向作用。評學生的作文不同于評一般的文學作品。
顧振彪:現行作文評價還有一個大的問題,就是在作文評價的具體內容上。我國作文評價幾乎全部定格在寫作最終的結果即作品上,研究表明,80%以上的作文評價只關注習作文本,而根本不涉及習作的主體及習作活動。這種評價模式只關注“物”不關注“人”,只重“結果”不重“過程”。
包明德:作文評價標準模糊,現有的作文標準又解決不了上述問題,這種情況,不由得讓人為我國作文教學的發展擔憂。這將會嚴重影響語文教學質量,說得再嚴重點,對于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國際地位的提高,都是一個不小的影響。
二、作文評價變革的方向
主持人:那么,我們怎樣才能改變這種現狀呢?
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教材主編、全國寫作水平測試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顧振彪
顧振彪:關于作文評價標準,國外已經有比較成熟的理論和實踐,美國、歐洲、澳大利亞在這方面都有高信度的測試標準和工具。我們可以借鑒。
曹文軒:就是要使寫作評價變成一門科學,客觀、公正。
全國語文特級教師、中國當代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北京櫻花園學校校長郭峰
郭 峰:寫作是一種主觀性測試題,現代考試雖然不能把它轉化為標準化試題(客觀題),但我們可以把作文測試指標標準化(絕對評價),為此,我們必須確立一個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一套嚴格的操作順序,一批訓練有素的教師,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王如才:作文標準要進一步清晰化、具體化。
包明德:構建一套科學的寫作測試體系,對于改造我們的作文,對于增強中國文化的感召力,都有很大的作用和意義。
三、寫作水平測試的基本構想
主持人:中國當代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推出了全國寫作水平測試標準體系。請包理事長給大家介紹介紹吧。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科院文學所教授、博導、中國當代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全國寫作水平測試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包明德
包明德:寫作水平測試是由中國當代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會同國內文學界、教育界和學術界有關專家、作家、一線教師聯合研制并開發的專門用于對中小學生進行寫作能力測量評估的第三方評價系統。
1、測試的功能定位
評定功能——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層級準確定位。
診斷功能——對寫作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作出剖析診斷。
策略功能——提供解決問題的途徑和辦法。
2、水平測試的專家陣容
圍繞這一測試體系的開發,中國當代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匯聚了國內一流的語言學專家、作家、學者和一線教師,組建了全國寫作水平測試專家委員會,中國作協副主席高洪波和北京大學中文系曹文軒教授親自擔任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專家們經過了較長時間的悉心研磨和討論,拿出了代表測試基本價值取向和專業構架的“寫作水平測試大綱”(討論稿)。隨后,將在2015年4月選擇部分省市展開先期測試。我們期待,測試可以推動寫作教學的深度變革并有效提升廣大中小學生的寫作水平。
3、寫作水平測試的基本目標
發展性評價強調以學生發展為本,關注學生的處境和需要,尊重和體現學生的個別差異,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讓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獲得實實在在的發展,使每位學生都能成為成功者。
我們已經在濟南明湖小學等學校開展了首批測試,收到了良好效果,效度和信度較高,得到老師和學生認可。同時,為教師提供的教學建議、為學生提供的習作建議均得到很好的貫徹。
曹文軒:這次由中國當代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開展的水平測試將每一種文體及其包含的每一個分項技能運用都用專門的量表來呈現,不能不說是一種值得期待的突破。
顧振彪:要想真正發揮寫作教學評價應有的診斷、反饋與調節功能,在評價的內容上,必須注重作文評價“三個向度”即寫作主體、寫作活動以及寫作文本的統一。新的寫作水平測試將三者有機統一起來,我認為很有價值。
山東省教科所理論室主任、山東省中小學作文研究會理事長、山東省教育研究會副秘書長王如才
王如才:寫作水平測試方法的改革,總的來說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1.基本能改變評分以一點得失而論“英雄”的舊格局,給人耳目一新之感。因為是分項測試, 標準明確, 大有“ 斤斤計較” 之勢, 減少了主觀因素, 增加了判分的準確性, 提高了可信度.
2.具有導向的功能。因為是分項判分, 各項得失昭然。提高了作文的可診斷性, 為教師的寫作指導, 學生的定向練, 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3.有利于復核、平衡。它為測試工作提供了必要、易行、有效的管理途徑
4.省時、省力。有了固定的評分標準, 一旦被接受, 其測試評價速度將大大加快。
主持人總結:由中國當代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研制的這套體系在標準的科學性、公平性等方面均有突破,讓我們共同期待關乎母語寫作水平提高的測試會走的更穩健,更高效,共同期待這股清新的春風吹開我國作文教學的春天!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