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支持奧運大游行
北京加油!中國加油! 從7年前薩馬蘭奇宣布北京獲得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的那個莊嚴時刻開始,包括海外留學人員在內的所有中華兒女團結在“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旗幟下,向世界伸出雙臂、敞開心扉、滿懷自豪、展現微笑、揮灑汗水,開始了我們中華民族的百年圓夢之旅。 瑞典雖然地理上和祖國相距遙遠,但瑞典留學人員的心和祖國時刻相通,他們為祖國所取得的每一份成績而驕傲和自豪。可遺憾的是,在這“同一個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理解中國人民“為世界貢獻一次出色奧運”的良好心愿和努力,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象我們所希望的那樣與我們懷著“同一個夢想”,2008年3月開始的奧運火炬海外傳遞在少數國家受到干擾和某些西方媒體的不公正報道現象發生后,引起了瑞典廣大留學人員的強烈不滿和義憤。他們聯合當地的華人華僑,號召大家上街游行、表達“捍衛祖國榮譽、支持北京奧運”的心聲。游行組委會利用業余時間開始卓有成效的工作,制定了詳細的規則和示范口號,成立安全保衛、宣傳、外聯、財務等多個小組,大家各負其責。組委會根據情況的發展,最終將游行日期定在4月26日。一時間,“4.26游行”成為瑞典華人華僑留學生群體中最熱的話題。
支持北京奧運
4月26日下午2點,2500余人來到集合地點—瑞典王宮北廣場,規模超過了預期,隊伍蔚為壯觀。參與者除了來自斯德哥爾摩地區外,烏普薩拉、韋斯特勞斯等周邊城市的馳援隊伍也按時趕到預定位置,王宮北廣場頓時成為一片五星紅旗的海洋。游行的人群穿著印有北京奧運標志的T恤,高舉著鮮艷的國旗和各種表達聲援北京奧運、反對媒體歪曲報道心聲的標語,整裝待發。一位當地華人還自費包租了直升機在空中打出“GoBeijing!GoOlympics!”的巨幅標語,當直升機掠過瑞典王宮上空時,人群中響起熱烈的歡呼聲和掌聲。 下午3點鐘,游行隊伍按照計劃準時從瑞典王宮北廣場出發,向集會地點——市中心廣場行進。參與此次活動的華人幾乎涵蓋了社會的各個階層,而其中以“80后”年輕留學生為主體的留瑞學生學者群體是游行隊伍中的絕對主力軍。所有參與者不分老幼、不分性別、不分職業,不分身份,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組成浩蕩的游行隊伍,一路高喊“北京加油、中國加油”等口號,激情迸發,盡情展示作為中國人的自信和團結。沿途越來越多的有正義感的瑞典友人受到游行熱烈氣氛的感染,也加入到游行隊伍中來,與中國人民站在一起。活動現場寥寥幾個藏獨、疆獨分子,被這種強大的氣勢震懾,已無心無力展開他們的標語和旗子向正義發起挑戰,訕訕地躲到角落中自慚形穢去了。 天公似乎要考驗大家的意志和信念,游行隊伍剛剛到達市中心廣場,天空就下起了傾盆大雨。大雨中夾雜著冰雹,很快打濕了游行人群身上的衣服。初春的斯德哥爾摩乍暖還寒,雖然隊伍中不少人身體瑟瑟發抖,但沒有一個人退卻,十幾位年輕的留學生還在雨中揮舞起國旗來鼓舞士氣,游行人群在大雨中放聲高歌,“歌唱祖國”的旋律響徹云霄,在斯德哥爾摩上空久久回蕩。在大雨中,活動組織者代表慷慨陳辭,發表了“我有同一個夢想”的主旨演講,“夢想有一天在這個世界上雙重標準無所遁形,公平正義成為普世真理;所有的體育運動都能夠遠離政治和興奮劑,終極目標只是為了健康、友誼與和平!”大雨中的演講余音繞梁裊裊不絕,道出了包括海外華人留學生在內的全體中國人對祖國的熱愛,對奧運的期盼和渴望,震撼著每個聽者的心靈。 參加游行的人們在整個游行過程表現出了理智、熱情,向瑞典社會展示了中國人團結、自信與驕傲。4月26日當天,在哥德堡、馬爾默、隆德等南部主要城市的瑞典華人華僑和留學生,也同時發起了以“聲援北京奧運”為主題的游行集會活動。各地的游行活動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在瑞典社會產生了良好影響。“2008.4.26”必將在瑞典華人生活史上留下一抹鮮亮的紅色印記。
齊唱國歌
為您歡呼!為您自豪! 夏末的斯德哥爾摩,寧靜、從容。8月8日是奧運會開幕的日子,在中國駐瑞典使館教育處駐地,五星紅旗迎風招展、大紅燈籠高高懸掛、各種鮮花爭奇斗妍,洋溢著濃濃的節日喜慶氣氛。教育處邀請20余位留學人員的優秀代表集體收看開幕式,與13億中華兒女共同見證這一偉大歷史時刻。新華社、人民日報駐北歐的記者對留學人員集體收看活動進行采訪報道。 因為版權的問題,中央電視臺只獲準在國內大陸轉播奧運會開幕盛況,而通過衛星傳送世界的國際中文頻道不能轉播。瑞典電視臺購買了轉播權,但是用瑞典語解說。看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聽不到詳盡的漢語解說,對于留學人員來說,感情上不能不說是個遺憾。為了解決這個“關鍵”問題,教育參贊想出了特別的方法:把“視頻”和“音頻”分開整合,即“視頻”用瑞典的,而“音頻”用國內的。通過網絡連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開幕式直播音頻,配上瑞典電視臺的視頻畫面,事前反復演練,確保達到聲畫結合比較理想的效果。在場的留學人員說:“我們今天真正像在祖國一樣觀看北京奧運開幕式!” 2008年8月8日下午2時,所有在集體收看現場的人們心中的時鐘都不約而同地自動調成了北京時間!配合著在大屏幕投影上“鳥巢”開幕式的程序,留學人員全體起立,揮舞著手中的國旗,與北京現場一道齊聲高唱“歌唱祖國”和“義勇軍進行曲”。雖然斯德哥爾摩和北京遠隔萬水千山,但一樣的語言、一樣的旋律、一樣的心情,沒有任何時候比現在更讓留學人員感到自己和祖國息息相通、心心相印。 在收看現場,從那29個天空中巨人的腳印到“五環”奧運標志冉冉升起,從上篇“燦爛文明”的巨幅長卷到下篇“輝煌時代”的聲光特效和平鴿及笑臉,從中國隊入場到奧運火炬以獨特的方式被點燃,當開幕式上一個個精彩場景呈現在人們的眼前時,一陣陣歡呼聲、掌聲此起彼伏。開幕式以整個北京城為背景,鳥巢為畫板,描繪了一套充滿想象力的、色彩變幻的動態畫面,所有人都對開幕式美輪美奐的高科技手段運用和精挑細選的中國元素相結合所營造出來的磅礴氣勢、大國風范所折服,嘖嘖稱贊聲幾乎貫穿整個開幕式始終。遠在異國他鄉的留學人員與祖國人民一起欣賞、享受著奧運的無比歡樂!……
開幕式觀后座談會
在觀看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電視直播后,大家再也無法抑制激動的心情,爭相在隨后的座談會上發表自己的感想。 中國駐瑞典大使館教育參贊張寧博士說,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用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成就展示了中國五千年的燦爛文明!從申辦奧運承諾到成功舉辦奧運,我們主動或被動地發現了中國當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我們找到了下一階段發展的動力,激勵了全國人民,整合了多種資源,我們集體經歷了主動讓世界看我、不適應西方媒體那樣看我、平和看待西方世界看我的過程,我們的心態和觀念全面走向成熟。中國進一步改革開放了! 瑞典皇家工學院胡曉明教授剛剛從國內回來,他在北京觀看了“開幕式”的第一次彩排。他認為,奧運會可以成為一個中國和西方加強相互了解和溝通的平臺,讓國際社會學會以更加平和的心態和公正客觀的視角看待中國,將會是奧運會最大的成功。皇家工學院鄭立榮教授認為,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將在中國對外開放的進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中國必將對世界文明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該校學聯會主席裴志超為奧運會開幕式的成功舉辦深感驕傲和自豪,認為北京奧運會給了海外學子莫大的榮譽。該校公派博士生鄧靈泉認為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氣勢磅礴、優美祥和,使人恍如隔世”。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胡立富副教授認為,開幕式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華,展示了大國的氣派,使所有中國人對未來充滿自信,必將作為劃時代的里程碑載入中華民族的史冊。 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博士后楊麗萍女士激動地與大家分享一個小插曲,就在觀看開幕式期間,她接到一位瑞典朋友的電話,這位受西方媒體片面宣傳影響,原本對中國持負面態度的瑞典人為奧運會開幕式所表現的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所折服,馬上希望學中文以便于更好地了解中國。該校學聯會主席王曉達感慨,每次回國都能夠感受到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北京奧運會成功開幕也更讓中國人民認識到“科學技術”的重要性,未來的中國定將在各個方面為世界做出應有的貢獻。 瑞典斯德哥爾摩孔子學院中方院長宛新政說,作為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一大貢獻的漢字元素,貫穿整個開幕式,無論是大型集體表演,還是柔美的舞蹈,都將漢字文化在演出過程中成功展現。從開場前那段氣勢磅礴的倒計時中,顯示的不僅是通用的阿拉伯數字,同時還有“五四三二一”這些我們的漢字;從書簡、活字印刷到突現的“和”字;從“有朋自遠方來”的吟誦到奧運主體歌的漢語演唱;乃至各國代表團入場順序按照漢字筆畫的首創,都將中國古老的文明歷史用漢字展現地美輪美奐。入場時,更有不少國家運動員的隊服上印有中外文對照的國名……,漢字第一次成為奧運會開幕式上的主角。 瑞典某制藥公司高級研究員劉罡認為,恢宏的開幕式彰顯了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中國人的無窮創造力。精彩的開幕式給我信心,北京奧運會的成功已沒有懸念。 瑞典華人華僑聯合會(籌)代表蔣洪斌說,開幕式前很擔心,擔心天公不作美、擔心直播行程、擔心有人搗亂、擔心中國特色不足等等。隨著時間的推移,緊張逐漸被振奮代替。 時間已經很晚了,圍繞北京奧運,大家盡情表達著作為中國人的榮耀和豪邁。中華民族的百年夢想在今天這個時刻變成了現實,這是一種怎樣的激動啊!今夜神州火樹銀花!今夜華夏兒女心潮澎湃!今夜無人入眠!今夜史冊永載!留學人員所有的感動匯成兩句最樸實的話語:祝福北京!祝福中國!(李旭東)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