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期末考試,有一件新鮮事,就是有的區發文,明令禁止學校及老師公布“小六生”成績、或將成績提供給其他機構,學校用“ABCD”等級來區分學生成績,對此,家長并不買賬,有家長直呼“越來越看不懂小升初了”。
其實,學校以等級代替成績這一做法已經提倡了好多年,教育部門今年發文重申這個做法,無非是想弱化孩子的成績,更加有利于孩子綜合素質全面發展,這個做法,放在小學基礎年級,沒什么問題,但放在五六年級這個小升初的節骨眼上,就讓家長有些抓瞎了。
為什么“小六生”家長如此看重成績與分數?原因主要有二。首先,現在公布招生簡章的民校,都需要家長在網上預報名,預報名時需要填寫各種資料,其中最為關鍵的資料就是五年級下學期和六年級上學期的語、數、英成績,這個成績對于能否獲得面談機會、能否被民校錄取至關重要,現在,有的區教育部門不讓學校公布語數英成績,這對于“小六生”家長來說,等于無法報名。其次,“小六生”成績與排名,是公辦學校“點招”的依據,也是推薦生、特長生的依據,雖說,推薦生今年取消了,但“點招”和特長生卻還存在。
就“小六生”公不公布成績這件事,各個區的做法不盡相同,各個學校的做法也不盡相同。比如,為了安撫家長,有的學校會在學生卷面上偷偷寫個分數,這個分數隱藏在試卷不顯眼的角落里,眼尖的家長一看就明。其實,在“小六生”成績這件事上,學校完全沒必要藏著掖著,家長有需求,學校告之也無妨,免得讓人抓瞎。何況,學校隱藏分數也未必真有作用,說不定又把家長倒逼去培訓機構參加排名考試。
“小六生”公不公布成績,不在于成績本身,而在于這個成績與小升初相掛鉤。所以,只有規范小升初的招生秩序,陽光招生,才能讓家長少一點抓狂,多一份從容。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