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起試行大學區招生制度,家長可在學區內為孩子報讀2-3所學校
17日,深圳市教育局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今年將試行大學區招生制度。各區可根據“相對就近、教育均衡程度相當、學校相對集中、九年一貫對口”要求,以社區、街道等為片區設置大學區,家長可自愿在學區內為孩子報讀2-3所學校,按志愿次序和積分高低依次錄取。
這意味著無房可拼的家長,將有更多為孩子報讀學校的選擇。但也有家長擔心,大學區內幾所學校“捆綁”報名,將讓名校爭奪越加激烈。
大學區實行積分入學
昨日,深圳市教育局出臺了《深圳市教育局關于深圳市義務教育招生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將從2015年起,深圳各區探索試行大學區招生制度,即各區探索試行積分入學辦法。
《意見》提出,大學區積分項目包括學位申請人家庭戶籍類型、住房性質、入戶時間、居住年限、社保年限或納稅年限、計劃生育情況等。并提出,各區按照積分高低在大學區范圍內統籌調配學位,以學位供給總量劃定入讀公辦學校人數。同時,對調劑到其他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的學生要提前告知。
而對于學位的劃定,教育局也提出了要求,各區教育行政部門要根據轄區內人口信息管理系統數據,以常住人口為基數,參照出生人口數、人口流動情況科學預測未來義務教育學位需求,構建“以當年出生人口數加系數預測六年后小一學位需求數、按學位需求提前三年規劃學位供給、提前一年保障學位落實”的“六三一學位供需協調機制”。及時公布學位供需情況,尤其是學位比較緊張的區域要進行預警并向社會公布。
名校爭奪或更激烈
這一次深圳市教育局提出大學區招生制度,家長有什么顧慮?試點改革力度到底有多大,對市民的影響又有哪些?
昨日下午,深圳市教育局在官方微博上發布該消息后,網友“風中柳柔竹如君”第一時間回應:“大學區帶來的必是想盡辦法進名校!現行學位房制度都不完善,又開始大學區制度改革。”
該網友告訴記者,她是一位全職媽媽。她認為大學區制度,其實是強化了學位房,因為放大了選擇范圍,對于學區內名校的爭奪就更白熱化,競爭更激烈。“比如寶安區,大學區實行后,寶安中學附近原來不屬于寶安中學學區的也可以申請就讀,那么家長一定會想盡方法讓孩子入讀寶安中學。”
記者發現,這是絕大多數家長最擔心的問題,也有一些校長表示認同。南山區一位小學校長就認為,試點大學區,初衷是為了抑制學位房不斷上漲勢頭,可以讓家長和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但實行起來難度很大。所以,該校長稱,教育部門宣傳要到位,細則要詳盡,此外相關部門要建立嚴格操作制度,真正做到公平公開公正。
而曾提出大學區方案的曹衍清,當年也有設置3年過渡期的建議,并建議實行前,政府召開聽證會,多聽取市民意見。
相關解讀
不會“捆綁”差異太大學校
如果深圳今年就實行大學區制度,會不會如家長的擔心的那樣,使得名校爭奪更加激烈,而已在名校附近購入“學位房”的家長是否會極力抵觸?
對此,深圳市教育局知情人士表示,雖然具體學區劃分方案由各區來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參與大學區試點的,是少數教育均衡度高的學校,不可能涉及所有學校,更不可能把深外、實驗這樣的傳統名校,突然和其他學校綁定在一起。
該人士進一步解釋,試行大學區制度是為了給學生更多選擇,也有利于學校特色發展和相互競爭。也就是說,今年的試點,將很可能涉及那些辦學水平整體相當又有不同特色的學校,不可能把名校與薄弱學校捆綁在一起。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