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記者張昱欣報道 昨天上午,上海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對市政府關于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情況的報告開展專題詢問,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與列席會議的17個政府部門開展了一次“腦力激蕩”,為推進“誠信上海”建設出謀劃策。
從今年3月起,市人大常委會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情況專項監督調研組開展了一系列調研活動。其中,通過征求全體市人大代表意見和建議,共收回有效問卷468份。在有效問卷中,對本市社會信用總體情況表示滿意和比較滿意的代表僅占48%,超過半數代表對當前社會信用狀況持保留態度。這一現象在昨天的專題詢問中被進一步展開探討。
市監察部門提出多方面要列入政府信用信息收集范圍,比如說政府信息公開不夠真實,該公開而沒有公開的問題。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抓緊研究,向市委、市政府和聯席會議提出相應的建議,來牽頭政府誠信這塊內容。
在相關信用信息使用方面,市公務員局已開展誠信核查,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率先在公務員評優中使用個人信用記錄,并擬在公務員考錄環節使用信用報告。市經信委主任李耀新透露,今年在公務員的評優當中已經用到了個人信用信息,明年信用記錄在公務員的錄用中使用將在個別區域進行試點,并適時全面推開。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