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學校吃的午餐,下午三四點鐘往往就餓了。針對家長關心的學生午餐問題,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本市將繼續完善中小學生午餐集體用餐服務體系,鼓勵學校依托現有校舍資源進行食堂規劃,今年將完成40所學校食堂建設任務,進一步解決學生就餐難問題。
目前,本市解決學生在校午餐的渠道有兩個:一個是學校自辦食堂,一個是企業配餐。市教育局副局長鞠振偉說,為了讓學生在校吃好午餐,市教育局經過大量調研、論證,將逐步建立“政府主導、學校為主、規范操作”的學生集體用餐供餐模式。
據了解,目前,本市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數量有700余所,其中,配有自辦食堂的學校占一半的比例。按目前的反饋看,家長們對有食堂的學校的午餐意見還是比較少。
鞠振偉透露,本市將繼續完善中小學生午餐集體用餐服務體系,鼓勵學校依托現有校舍資源進行食堂規劃,將于2015年完成40所學校食堂建設任務,進一步解決學生就餐難問題。
截至2016年,全市學校食堂總數可達到536個,全市學校食堂供餐能力將達到34萬人,供餐比例可達到在校學生的62%。
同時,在廣泛征求社會各方意見的基礎上,市教育局聯合市衛生局等多部門擬將出臺制定帶量食譜,并在用餐服務體系建設方面出臺相關政策。
關于午餐的定價等問題,市教育局透露,學校將成立膳食委員會,成員由用餐學生,家長代表,專、兼職營養師,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等組成。膳食委員會將對供餐模式、食譜、供餐企業的確定等工作負責。餐價也將由膳食委員會與供餐者(包括學校自辦食堂)協商確定。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