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班化教育實驗學校名單公布 30所學校“成領頭雁”
從省教育廳教研室獲悉,我省共有30所學校入選農村小班化教育實驗學校,它們將從課程建設、校本研修、教學變革、教學評價、師資建設等方面開展小班化教學探索和實踐。
這30所學校分別是:淳安縣浪川鄉中心小學、臨安市河橋鎮中心小學、寧波市鄞州區章水鎮中心小學、慈溪市逍林鎮鎮東小學、洞頭縣東屏鎮中心小學、泰順縣三魁鎮西旸中心小學、海鹽縣齊家小學、平湖市乍浦鎮天妃小學、湖州市南潯區菱湖鎮第五小學、湖州市吳興區青山學校、德清縣三合鄉中心學校、紹興市柯橋區稽東鎮中心小學、紹興市上虞區梁湖鎮中心小學、諸暨市東白湖鎮中心小學、諸暨市店口鎮弘毅小學、嵊州市仙巖鎮百興小學、金華市婺城區莘畈鄉中心小學、磐安縣雙峰鄉中心小學、衢州市新華小學下村校區、龍游縣羅家小學、舟山市定海區雙橋中心小學、岱山縣高亭中心小學、嵊泗縣菜園鎮第三小學、臺州市黃巖區茅畬逸夫小學、天臺縣石梁學校、天臺縣平橋鎮前山小學、景寧縣東坑鎮中心學校、景寧縣大均鄉中心學校、縉云縣方溪小學、義烏市赤岸鎮尚陽小學。
省教育廳教研室副主任滕春友接受采訪時說,近年來,隨著人口出生率的持續下降以及城鎮化建設的不斷推進,農村中小學校生源持續減少,出現大量班額30人以下的自然小班學校,成了我省義務教育的“托底部分”。“順勢推進農村自然小班、中小學校小班化教育,對于促進教育公平、推動教育均衡、提高教育質量都將起到積極的作用。”滕春友說,入選的30所農村學校在開展小班化教育上都各有側重和亮點,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實驗先行的示范帶頭作用,另一方面也要為全省穩步有效地推動農村小班化教育改革提供思路。
今年10月,省教育廳印發了《浙江省教育廳關于推進農村中小學小班化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對農村小班化教育的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工作要求、保障措施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確要求。截至目前,這30所學校均已按要求制定好了本校小班化教育三年發展規劃。
“童心社團課程”菜單,是慈溪市逍林鎮鎮東小學農村小班化教育的成果。“今年我們推出20多門課程,由學生自主選擇,每周1個課時,三至六年級混齡編班,完全尊重兒童的意愿。”校長黃君寬說,今后3年,學校希望借助省內小班化名校的平臺,多交流學習,提升小班化教育品牌內涵,加大優秀教師的培養力度。
湖州市南潯區菱湖鎮第五小學對小班化教學的探索起步較早,現已形成了“預習、探究、展示、練延”的四步自主課堂教學模式。成為實驗學校后,該校表示,將繼續創新學校小班化教育課堂教學模式。淳安縣浪川鄉中心小學的目標之一是完善小班化教育的制度文化,計劃制定《浪川中小小班化特色規劃綱要》和《小班化課堂教學實施建議》,編輯《我們身邊的榜樣》小班化教育讀本,建立和健全小班化教育特色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諸暨市店口鎮弘毅小學將改變傳統評價只重結果不重過程的做法,努力構建多元的教育教學評價體系。洞頭縣東屏鎮中心小學是該縣課改的實驗校之一,學校將小班化教學與之相結合,利用依山傍海的優勢,積極開發“海文化”特色小班化辦學之路。
據悉,我省將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農村學校小班化教育的實施。2014年年底前,在30%的農村自然小班學校開展小班化教育實驗;到2015年秋季開學,小班化實驗擴大至50%;到2016年秋季開學,小班化教育基本覆蓋全省農村自然小班學校。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