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下網絡 走出宿舍 走向操場
團中央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全國學聯開展大學生主題群眾性課外體育鍛煉活動
本報北京1月13日電(記者李立紅)為更好地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的精神,引導和幫助大學生提高參加體育鍛煉的主觀能動性、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提升身體素質,并從中磨練堅強意志、培養良好品德和拼搏精神,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全國學聯近日聯合下發通知,決定從2014年開始,在全國高校范圍內全面啟動和廣泛開展大學生“走下網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主題群眾性課外體育鍛煉活動。
通知指出,增強大學生體質、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是關系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大事,對于深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義。200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頒布以來,各地各高校普遍重視學校體育工作,廣泛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等工作和活動,在幫助和促進廣大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提高體質健康水平等方面營造了良好氛圍、收到了一定成效。但同時,由于學生學業壓力、對于互聯網依賴程度的加深、群眾性體育活動載體不足等因素,當前青少年學生特別是大學生群體對于體育鍛煉的自覺意識和重視程度以及體質狀況和健康素質仍有差距和不足。
通知強調,主題活動要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走下網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為統一主題,充分發揮各高校的工作自主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以學生宿舍、班級等為主體,通過廣泛開展各類大學生群眾性課外鍛煉活動,努力實現《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中提出的有關要求。
通知要求,各級共青團組織、教育部門、體育部門、學聯和學生會組織要圍繞活動統一主題,在本地區本學校開展各類大學生群眾性課外體育鍛煉活動,注重把握重在基層、重在學生的原則,注重以宿舍、班級、實驗室、學生生活園區等為參與主體,注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活動、自主設計活動,積極倡導宿舍運動會、趣味運動會等活動形式,鼓勵創建興趣愛好類的學生體育社團、體育俱樂部、興趣小組等,把更多學生吸引到健康向上的體育鍛煉活動中來。要廣泛開展主題團日活動,邀請學生當中堅持體育鍛煉的典型榜樣及長期堅持運動的教師、校友等,走進學生中間,開展班級、院系主題團日活動,面對面開展交流、分享體會,營造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的濃厚氛圍,加強對身體健康素質的重視,大力倡導“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理念。要尊重大學生的現實特點和行為習慣,運用互聯網、手機等新媒體,號召和組織學生設計開發推動同學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手機APP應用程序等,通過微博、微信、人人網等形式和渠道開展“我的身體我做主”、“我的運動風采”等照片展示評選活動,在校園內營造青春健康的生活風尚。
通知強調,開展大學生群眾性課外體育鍛煉活動是一項長期性、經常性工作。各級共青團組織、教育部門、體育部門、學聯和學生會組織要立足長遠,制定保障制度措施,設計和組織開展好具有自身特色的活動,形成促進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活動的有效平臺和長效機制。要著眼于工作的普遍性、覆蓋面和持久性,將活動與學校體育課教學、體育運動會等常規工作有機結合,在活動中注重大學生參與的人數、時間、頻率,努力做到人人有體育項目、班班有體育活動、校校有體育特色。要借助電視、報紙、廣播及互聯網等多種形式加大對活動的全方位、多角度宣傳,擴大在校園中和社會上的影響,努力將大學生“走下網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主題群眾性體育鍛煉活動做成品牌、做出實效。要注重把握大型體育賽會舉辦、全民健身日等契機,推動活動不斷形成熱潮。要加強教育引導,防止發生各類安全事故。
據了解,為行之有效地開展好這一活動,下一步將在全國范圍內選擇不同地域、不同類型高校,開展大學生群眾性課外體育鍛煉活動試點工作,積極探索充分發揮團學組織作用,通過開展活動、協調資源、出臺政策、創新手段等,著重促進以班級、宿舍為單位的群眾性課外體育鍛煉活動,幫助和促進大學生增強體質認知、提高體育鍛煉自覺性、提升身體素質。此外,還將適時在全國高校范圍內組織開展爭創“大學生百煉之星”活動,鼓勵堅持參加體育鍛煉的宿舍、班級、社團等學生集體,帶動更多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