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重慶市教委發布數據,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實施的重點民生實事里,重慶市將三大工程作為教育民生的重要工作來抓,并取得了斐然成績。
新建學校可容納8萬學生
學生“入學難”問題得到緩解。2014年納入民生工程項目的《主城區新建小區配套建設學校》的目標任務為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48所,目前,已啟動建設66所,其中,一部分為公租房小區配套小學和幼兒園,一部分為主城區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和幼兒園,還有一部分為開發小區配套建設的小學和幼兒園。
此外,2014年新改擴建已投入使用而未納入民生工程項目學校24所,辦學規模287個教學班,容納學生11161人,新增占地面積8.87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9.48萬平方米。
綜合2014年基本情況,主城區實際建設的中小學幼兒園84所,全部投入使用后可容納中小學生和適齡幼兒席位8.07萬人,可滿足新增常住人口70余萬人的適齡少年兒童就近入學需求。
硬件建設到位,軟件提質擴面
截至2014年12月,全市農村學校教師周轉宿舍項目已開工建設489個,其中完工項目386個,竣工面積36.8萬平方米,建成教師周轉宿舍10309套,已入住7033人。同時,全市已開工的寄宿制學校493所,面積101.7萬平方米,其中已完工373所。
對于寄宿制學校的住宿條件,市教委也做出了相應要求,比如應建有公共淋浴浴室,浴室應設氣窗,淋浴噴頭的設置數量應滿足學生洗浴高峰時的需要,相鄰淋浴噴頭的間距不小于0.9米;獨立式廁所蹲位設置女生應每13人設一個蹲位;男生應每30人設一個蹲位等等。
重慶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說,“去年,重慶市農村寄宿制學校建成約15萬平方米,今年我們已加快進度,并堅持留守兒童多的地區優先、路途遙遠的地區優先、國家貧困地區優先的原則,對農村寄宿制學校進行布局規劃和建設。”
在開縣,除了硬件建設到位外,還對農村寄宿制學校開展了軟件上的提質擴面行動。例如為學生提供免費的開水、熱水,讓學生們睡前燙個熱水腳,寒冬洗個熱水臉,保障寄讀生的睡眠以更好地提高學習質量;為山村教師宿舍配備空調、網絡等。
膳食資金惠及88萬學生
開縣每天都有近13萬學生享受營養餐。大海完小是一所非常普通的農村村校,該校建立了“學生食物過敏反應”檔案,用餐全程播放輕音樂,營造溫馨的用餐環境。為讓廣大家長參與營養餐管理,學校專門設立“來訪家長意見登記簿”,對家長提出的意見建議一一答復或處理,經家長滿意簽字后才能銷號。
鎮安初中則實施了完全由學生自己排隊打飯菜的“自主餐”模式:吃飯時,由學生分年級、分班依次排隊,輪流到相應的保溫餐臺前選擇自己愛吃的飯菜,學生干部和自愿者負責維持排隊打飯的秩序;飯后,由學生輪流打掃食堂衛生、清洗餐具,以培養學生的就餐習慣和自主管理能力。
市教委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底,14個試點區縣使用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中央、市、區縣膳食資金約5.48億元,惠及學生約88.37萬人,做到了國家試點區縣農村義務教育學生全覆蓋。全市累計使用資金約9.14億元,惠及學生約209.18萬人。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